漢京城內,往來的每一個人都有些神情沉重,幾乎每個人都在和自己熟悉的人交談著。
哪怕是最為普通的百姓,都滿臉的複雜。
一間茶樓內,所有人都更是聊嗨了。
“今年是真的怪事,我活了這麼大歲數了,還是第一次在這裡見到雪,雖然不大,但也著實是怪事。”
“誰說不是呢,我還特意問了家中的老爺子,他說自己活到七十了,在這裡居然看見雪了。
現在我家老爺子整天在家祈福,不知這是好是壞啊。”
“你們說這會不會和大王來到這裡立國大漢有關?之前從來沒有發生過的事,現在就這麼活生生的出現,真是邪...”
這個人還沒有說完,就被一旁的人直接給捂住了嘴,這捂住說話人嘴的青年,滿臉歉意的看向周邊的人。
“諸位,我哥這是說胡話呢,這肯定和大王沒有關係,還望諸位不要說出去,諸位的茶水錢,我請,都算我的。”
周邊的人原本神情凝重,聽到這話,頓時笑了。
“柳公子這是喝醉酒了吧,不過這些話可不能胡說。
大王立國大漢後,我們的日子都是越來越好了,不該說的可不能說。”
周邊的人對這些都是忌諱如深,其實暗中說的人有,他們都清楚,哪怕沒有一個人被抓,但依舊沒有人敢明目張膽的說。
說白了,他們雖然有那麼些小錢,但又不是官紳,之前免過一難,如今都只能算是老百姓。
非議這些事,每個人都很清楚,朝廷真要清算,都沒有人會給他們伸冤,而且一旦追究,直接將會牽連整個家族。
禍從口出的道理,這些人都很明白,只是有的時候說話說到那個點了,有的人就會出現沒個把門的。
不僅說的人後怕,聽的人也同樣後怕,生怕自己會被牽連啊。
如今距離下雪已經過去一段時間了,原本這些人其實嘴都挺嚴的,但朝廷在這方面沒有任何動作,使得現在嘴都逐漸開始有些鬆動,聽的人也沒有那麼怕了。
這時一個身穿白衣的中年男子,手中拿著一把扇子走來。
眾人一時都有些怪異,只是單純因為這個天其實還有些冷,但這人手中卻是拿著一把扇子,讓人一時有些無法理解。
這人來到這些人身前,徑直找到一個位置坐下,周邊的人也沒有阻止,因為這個人的氣質,一眾人都看得出來,是個讀書人。
如今在大漢,讀書人可是稀缺得很,畢竟大漢大量缺少官吏的事,多少還是有些風聲傳出來的。
這男子坐下後,喝下一杯茶,緩緩開口。
“你們應該慶幸,如今是大王的大漢當政,要是換成之前的暴胡(胡朝,黎季犛政權,原姓胡),你們摸摸自己的腦袋還在嗎?”
周邊的人聞言,頓時沉默了,因為每個人心中都有了答案,換成黎季犛時期,他們早上敢這樣說,都不用等到正午,就得被砍頭了。
這男子見狀,繼續再度開口。
“你們剛才有一句話說得沒錯,那就是大王立國大漢後,你們是不是已經沒有感受到有人欺壓你們了?你們的日子,是不是相對比之前好了一些?
你們可要知道,如今大王立國大漢可還不到半年,我們都已經明顯感受到了這裡的改變,周邊的一切都變好了。
我本姓李,百年前全族來到這裡,確實,從未見過這裡下雪,中原寒冬之際,這裡都並不怎麼冷。
至於這裡更早有沒有下雪的記錄,你們不知,我也不知,但這次下雪,也可以說是百年難遇了。
你們許多人祖上應該都是從中原遷移過來的,而且這裡的方方面面,都和中原是一樣的,你們應該聽說過一句話吧?
那句話名為‘瑞雪兆豐年’。”
所有人都在認真傾聽著白衣男子的話,百年前全族遷移過來,而且還讀過書,這些都在表明,眼前的白衣男子不是普通人,不是他們所能比的。
飽讀詩書,又有非凡的見識,每個人都豎起耳朵聽著,想要聽聽白衣男子的見解。
因為目前白衣男子說的,他們都很認同。
大漢確實讓他們的生活,以及周邊的環境,都變得更好了,今年下雪,也確實是百年難遇一次。
最後那一句瑞雪兆豐年,他們都是知道的,這話不用讀書,民間百姓都是清楚的。
白衣男子看著所有人都在認真的傾聽著,臉上不由自主的閃過得意之色,但隨即又快速調整回來,繼續開口。
“之前可以說都沒有什麼下雪的記載,如今大王剛立國大漢,卻是下雪,且更是在年關之際所降,以及瑞雪、豐年之事,大王如今在這裡所做的一切。
為所有人重新分配田地,並且降低賦稅,接受並且安置難民、流民,大王剛至這裡時,就有數萬人前來投奔。
大王為我們剷除了之前欺壓我們,壓榨我們的惡人,將他們存放的錢糧,又全部用在我們身上,大王才是真正對我們好的君王,才是真正在意我們這些百姓的君王啊。
正是因為大王的種種舉措,自古以來,第一個如此真真正正重視我們這些普通百姓的君王,上天特意降下瑞雪,給我們一個豐年,這是上天,因為大王,因為大漢,賜下的祥瑞啊!
若此地無大王,今日能夠在這裡喝茶談論國事者,又有幾人依舊健在?城內眾多普通人,又有多少人還會繼續活到今天?
今年的雪,乃是大王與大王的大漢感動上蒼,蒼天降下如此祥瑞,而你們卻是在這裡非議,也不怕遭到天譴!
大王如此待我們,城外更是設立營地安置救濟流民,你們去城外好好看看,枉你們活在城內,卻是沒有他們感恩大王,感恩大漢。
你們捫心自問,你們的做法與想法,對得起大王如此待你們嗎?
上天都已經降下如此祥瑞,你們心中,難道就真的沒有絲毫動容嗎?
大王乃是天賜到這裡,造福我們的人,我們所有人,都應該銘記,不忘大王對我們的恩德才是吶!”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