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朱高煦已經離開大明,他同樣清楚,朱高煦想要靖難,不是那麼容易的。
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朱高熾嚴肅的看向朱瞻基。
“你心中的擔憂,我知道,我比你還要清楚。
但你要相信你爹我,真要有那一天,我會提前給你安排好的。
我再給你說一次,你記住,陰謀詭計,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不堪一擊。
唯有自身強大,才是根本,才能應對任何局面。
你二叔出去,帶走了不少武將,後面老爺子就會北征了,我會選拔一些有才能的人入軍,歷練他們。
其他事情,你便不要再想了,你說的伏殺,也不要去動,錦衣衛的能力,不是你所能想象的,別以為你做得隱秘,你爺爺到時候就查不到了。
剛才你爺爺應該也囑咐過你了吧,你現在只做一件事,顧好自己的學業,其他的,都不是你該操心的。
這段時間你老實待在東宮吧,在你二叔離開一月後,你才可外出。”
朱高熾說完,直接走了出去。
該說的他也說了,上次和這次已經說了很多,但朱瞻基能不能理解,就看朱瞻基自己的本事了。
伏殺?
他也虧得朱瞻基想得出來,朱高煦那一身勇武,簡直就是霸王在世一樣,能跟朱高煦比勇武的,他能想到的都只有開平王常遇春常十萬了。
再加上朱高煦帶來了大幾十上百的護衛,想要把朱高煦重傷,得要多少人?
要是朱高煦這麼容易就被打成重傷,會在靖難之時靠著打仗在軍中有著那麼高的威望?
趙子龍七進七出他看不見,霸王二十八騎正面突破並且殺穿劉邦五千軍他在史書上看的,但朱高煦幾次帶著幾百千餘騎兵陷陣、斬將、奪旗,多次力挽狂瀾,他是知道得清清楚楚的。
真要做這事,派去的人少直接沒用,反而留下把柄,去的人要是多了,直接就得引起錦衣衛的注意。
而且還不是大軍,其他人去,就朱高煦帶著的那百來護衛,得虧沒有甲冑,要是有甲冑,朱高熾敢說朱高煦帶著一百這樣的絕對精騎能殺穿千人軍陣。
想將朱高煦重傷留下來,他是虧得朱瞻基想得出來。
而且只要動手,真的是想重傷嗎?
這件事只要出手,就沒有任何餘地,傷人也就是殺人,沒有人會信只是單純的傷朱高煦。
朱高熾一時很是憂愁,這個年紀就是這樣的心性,狠辣無情逐漸展現,不是什麼太好的事情。
朱瞻基在下去後,依舊萬般不甘,他很清楚,這將會是他最後的機會了,一旦朱高煦離開,他將再也沒有這樣可以主動弄朱高煦的機會。
然而縱然萬般不甘,他也沒有了任何辦法,朱高熾哪怕不將他禁足,他都沒有那個本事調集人手去做這件事。
“果然自己要有實力才是基礎啊,身為長孫,皇帝之孫,太子之子,東宮世子,但終究還是一個沒長大的孩子啊。”
朱瞻基想了許久,回過神來,繼續又像是回到了之前一般,還是那副慵懶的樣子,四仰八叉的躺在床上,還在一邊逗弄著自己的蛐蛐。
趙王府,朱高燧正在聽著心腹傳來的宮中訊息。
“殿下,漢王將會在後日離開,皇上同意了!”
朱高燧端著的茶杯徑直僵在空中,片刻後徑直狠狠地砸在地上。
朱高燧一張臉無比的陰沉,他想不通,朱棣怎麼會這麼簡單的就同意了朱高煦返回。
明明優勢在他,百官上書留下朱高煦,他也在勸朱棣,東宮雖然態度不明,但留下朱高煦的呼聲,已經很大了啊。
難道就因為他做得急躁了些,就因為朱棣跟他說的那些原因,恰恰因為百官上書,反而讓朱棣反感了?
一想到朱高煦這次回去,這輩子他將沒有任何機會,朱高煦很是不能接受。
明明都是朱棣的親兒子,都是徐妙雲所出,為什麼他就沒有任何機會?為什麼就只能是朱高熾與朱高煦相爭?為什麼一定要從他們兩人之中決定?
他朱高燧,自認為自己也不差朱高熾與朱高煦,都是同樣的身份,他不甘啊,很不甘心。
讓他也像朱高煦那樣去外面的不毛之地嗎?讓他就藩以後聽自己那個大侄子的話嗎?他做不到!
朱高燧神情越發陰厲,雙拳緊緊攥著,緊咬牙關,狠辣之色逐漸浮現。
“顧晟,你有沒有什麼法子,能夠將漢王強留下來?”
“殿下,若是皇上已經同意,小人實在想不到其他辦法了。”
“哈哈,哈哈!沒有辦法了?怎麼會沒有辦法呢,我那二哥想要回去,皇帝同意了,我也不同意!
當初老二以為他在城外莊園有私兵,我就沒有嗎?
你親自去一趟,暗中行事,讓他們出城,在路上伏擊漢王!
若是情況允許,那就重傷,若是情況不允許,殺!”
朱高燧一臉的瘋狂之色,這是他最後僅有的機會,他真的不想錯過了。
不試一試,誰又知道能不能行呢?
生在天家,他沒得選,他不想就這樣放棄。
下方顧晟,此刻整張臉滿是驚恐,顧不得尊卑,驚駭的直視著朱高燧。
他是真的沒有想到,朱高燧竟然會產生這樣的想法,要伏殺朱高煦!
“殿下,不可啊!此事一旦敗露,殿下將再無任何機會,甚至會牽連自身性命啊!”
顧晟是真的怕了,作為朱高燧的心腹,他從來沒有想過朱高燧會是這樣一個瘋狂的人。
他和朱高燧是一條繩上的人,他不得不勸啊,一旦事發,朱高燧有沒有事他不知道,但他自己,輕則誅族,重則幾族甚至九族都得跟著他一起被消消樂。
朱高燧看著顧晟,卻是笑了,笑得格外的陰冷。
“事發?這事,明明是東宮做的,與我們有什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