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人在永樂,發揚靖難

第67章 朱高煦:這是天賜祥瑞!大漢乃這片土地正統!

李定榮聽著朱高煦堅定的話語,心頭一時有些嘆息。

就在這時,朱高煦與李定榮都沒有在意的朱瞻壑卻是突然出聲。

“父王,其實運河可以開始擴寬,這些百姓直到秋收之前,都需要朝廷來供養,拿我負責的那些人而言,田地的翻耕差不多都已經完成。

其實待耕種完成時,房屋的建造也差不多結束,那麼可以將青壯用於運河的修建,繼續為他們提供吃食。

而糧食的話,我覺得可以用銀子向大明進行購買,如今朝廷支出的絕大部分依舊還是糧食,那麼銀子就可以用來購買。

且要發展商業,那麼必然會有周邊諸國的參加,我前些日子剛看了前宋的一部分記載,也是關於商業方面的。

現在這個地方是大漢了,並非安南,可以派使者前往諸國,表明購買糧食的意願,到時以父王的身份,以及如今大漢的實力,在諸國知道大漢缺少糧食時,必然會主動送來糧食,表達對大漢的尊敬與善意。

而且在發展經商的過程中,必然能夠透過稅收得到一部分銀子,也可以充盈國庫。

故而如今其實在春耕之後就可以開始,並非需要過後才進行修建。”

朱高煦聽著朱瞻壑的話語,都是眼前一亮,其實這件事,他與李定榮都是有商議過的,尤其是如今朱高煦還弄出來了新的商品,這件事過後就會開始執行。

朱高煦意外的是,如今十二歲不到的朱瞻壑,居然還有著這樣的見識,這還是朱瞻壑在許多都不知道的基礎上說出來的,更加難能可貴了。

朱高煦思考片刻,他在想該誇還是該說朱瞻壑,若是誇,是否會讓朱瞻壑膨脹,畢竟現在的朱瞻壑太年輕了。

若是說教,是否又會打擊朱瞻壑的心靈。

朱高煦都頭疼,要是朱瞻壑再大個幾歲,他都不用這麼頭疼,偏偏不是,且朱瞻壑又是嫡長,按照朱瞻壑正常的成長,基本大漢還是會交給朱瞻壑的了,朱高煦心中還是慎重的。

朱高煦看著朱瞻壑,緩緩說道:“老大,你在這個年紀有這個見解,我欣慰。

但你在不清楚朝廷各方面的情況下說這些,冒失了。

你記住,要做什麼決策,你首先要能夠了解全貌,這樣才能助於你做決策。

今後還是要多學習,多看書,等這裡的事情忙完,你便不要做事了,將心思都放在學習上。

等你到了年紀,到時我自會安排你做事,讓你能夠徹底瞭解大漢,讓你進行歷練。”

朱高煦沒有誇,也沒有貶,只是簡單訓誡兩句,主要的核心,還是讓朱瞻壑將心思放在學習上。

雖然那些書,看了對治國沒有多大的用,但必須要看,要能夠理解,書看多了,心性上自然會發生變化。

等朱瞻壑學成,過後再進行歷練,差不多就算是初步成型了。

朱瞻壑也沒有去多想,反而是笑了,朱高煦讓他學習,那他就將重心放在學習上。

朱高煦隨即讓朱瞻壑下去了,這時李定榮在一旁忍不住笑了。

“王爺,世子如今長大了,難得有這份心,說的也是不差。

若是世子瞭解大漢的全部,恐怕會有更好的見解,在如今這個年紀,著實難得。

臣在此恭賀王爺。”

“行了,如今他還小,別誇得太過了,現在雖好,但願他能一直保持下去吧。”

朱高煦聽著雖然高興,但還不至於失了理智,歷史上太多的人,前面確實優秀,但後面卻是差強人意,他只希望朱瞻壑如今展現出來的,不是曇花一現就好。

李定榮也不再說,他能夠感受到朱高煦不想再提此事,隨即開始說起了正事。

“王爺,是否組織百姓在春耕之後就開始著手?春耕之後有一段空檔期,開荒的事情可以讓一部分人去做,青壯還是主要開始打造運河。

早一些開工,也能早日完工,對於王爺所說的商業往來,也更加有利。

還有對周邊諸國,之前王爺說不派遣使者,如今要不要派一派?”

朱高煦聞言,既是點頭,又是搖頭。

“運河的事情,可以先開始著手,不過要尤為注意百姓的情緒,這點不能不管。

尤其是清化、演州的運河,一定要派人監管到位,下面的人在實行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問題,決不能出現民怨。

至於使者,不用派了,周邊諸國,都將會是大漢征伐的目標,他們要是真送錢糧來了,過後用什麼理由去打?

胡亂的征戰,不僅大漢的百姓會有想法,其他小國也會逐漸對大漢形成偏見。

且如今大漢也存在數月時間了,周邊差不多也知道訊息了,若是他們有這個心,自然會有動作。

尤其是南部化州,還有幾縣之地被占城當初順勢佔據著,如今豈能主動找他們。

至於南洋諸國,過後會派船隊以經商的名義前往。

大漢商業的事情,可以適當對外開始宣傳了。”

朱高煦對外擴張的想法,一直就沒有消失過,如今是不得不先處理大漢之內的事情,畢竟內事不平,何以外徵?

大漢的商業他有信心發展起來,究其原因就是許多商品,都是海外諸國暢銷的,大明只靠鄭和的船隊進行貿易,根本就不夠,而大漢則可以完美平替。

尤其是如今大漢還有著獨一無二的商品優勢,在利潤面前,吸引商人是註定的,只不過需要先進行宣傳。

派出去的商隊,就是最好的宣傳方式,因為只有真正見到了,才會讓人覺得震撼。

李定榮一一記下後,猶豫的看向朱高煦。

朱高煦看著李定榮的這個神情,也是一臉的疑惑。

“定榮啊,你跟我這麼久了,有什麼話,不用這樣吞吞吐吐的,直接說出來就是。

無論對錯,你只管說,能聽的,我自然會聽的。”

聽到這話,李定榮也不再猶豫,當即開口。

“王爺,臣想問的是,今年王爺確定要對外用兵嗎?

如今的情況王爺您也看見了,今年若是對外用兵,朝廷的壓力極大,尤其是錢糧物資的支出,將會是極大的負擔。

若是可以,臣想請王爺明年再出兵可否?”

朱高煦看了一眼李定榮,他算是明白李定榮為什麼會這麼猶豫了。

這也就是李定榮,要是換成其他人,他都要發脾氣了,而且這話說出來,張輔那群人,恐怕也能將說這話的撕碎。

對外的出征,是他去年就定下的,就在這次耕種之後,而他沒有回應李定榮的原因,就是李定榮所說的也是事實,如今的大漢,其實是真的挺艱難的。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