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人在永樂,發揚靖難

第272章 登基稱帝,改元天武!

十日的時間漸漸過去,也是終於來到登基稱帝的這一天。

這十天內,原本大漢的官員陸續到來,填補原本朝堂缺少的缺額。

短短十天的時間,朱高煦也並沒有做其他任何激進與清理的措施,而是選擇平穩渡過。

朱瞻壑、朱瞻圻、朱瞻坦等幾兄弟也全部返回,一同參與這樣場盛事。

宮殿內,朱高煦穿著龍袍,龍袍龍袍領口較窄,前後以及兩肩,均有織有金色盤龍紋,仔細看去,猶如巨龍盤坐一般,一旁又有暗色龍紋在旁。

除此之外,還有著雲紋,胸前與後背還有著八寶紋為輔。

雲紋代表天授皇權,八寶紋寓意吉祥。

而在腰間,也有著一條同樣紋路的玉帶,顯得更是精美與高貴。

即便是腳上穿的龍靴,也有著紋龍之狀。

而這個龍袍,也就是朱棣在永樂三年,在朱元璋定下的龍袍樣式上進行了微調所定下來的,也叫四團龍袍。

還有著照著眼前的鏡子,任由韋婉芸給他打理著邊角。

“帥!”

朱高煦嘴角上翹,對鏡中的自己滿意之情言溢於表。

朱高煦是真的對這個龍袍產生了極大的好感,難怪讓人迷戀呢,合著不僅僅是權力。

韋婉芸聽著朱高煦這話,也是來到旁邊看著鏡中的朱高煦,一臉幸福甜蜜的笑容。

“確實英俊。”

朱高煦聽得不斷大笑著,雖然韋婉芸是在誇他,但他也是這樣認為的。

當準備完成,負責流程的禮部也是來人開始催促,朱高煦跟著流程開始行動。

這個流程,可不僅僅只是穿上龍袍,往龍椅上一坐就成了。

先是祭祀,宗廟祭祖等等,朱高煦忙活完這些,最後才回到皇宮。

然而也沒有來到奉天殿,而是在奉天殿外,朱高煦與韋婉芸、朱瞻壑接受百官以及周邊小國到來的國王的祝願。

最後來到奉天殿內,朱高煦坐在龍椅之上。

又是一陣行禮祝賀之聲,朱高煦隨即讓人拿出聖旨。

這些聖旨,全部都是冊封的。

如今他是皇帝了,身邊人以及跟隨他的人,他不想繼續拖下去了。

韋婉芸正式被冊立大明皇后,朱瞻壑為太子,其餘子嗣盡皆封王。

另外李定榮、周岐鳳、張輔、王斌、靳榮、沐晟、譚忠、蔡福、朱榮、王忠、王聰等人全部封公,朱武與丘平封侯,所有人夫人全部賜下誥命。

同時李定榮、張輔、王斌、靳榮等人全部加封上柱國等殊榮。

一場封賞,持續了許久,但沒有一個人有睏意,全部人都在聚精會神的聽著。

這一次的封賞之後,大明又將會迎來新的勳貴。

這些人,也將會是大明新的真正頂級權貴階層。

做好這些,最後又大宴群臣。

忙碌了一天,片刻不得歇息,第二天開始,朱高煦便投入到了繁忙的國事之中。

“看你們一個個的,這是沒有休息好?”

大殿內,朱高煦看著李定榮等人都有些憔悴,雙眼的黑眼圈有些濃郁了,讓人端上大補的湯藥,打趣著眾人。

李定榮等人紛紛喝下,苦笑道:“皇上,如今事務繁多,臣等也是沒有辦法。”

朱高煦聞言一嘆道:“確實沒有什麼辦法,如今我們回來了,一大堆事等著我們處理。

再堅持堅持吧,等這些事都解決了之後,就會好許多了。”

朱高煦也無奈,如今他們打回來了,但這事是一點都不少。

哪怕就是他,昨天還在忙著登基,今天就得早早起來開始處理國事。

朱高煦現在是真發現了,這個皇帝是真不好當,更沒有什麼個人的時間。

什麼後宮三千,什麼微服私訪,都是假的。

只要不荒廢朝政,根本就沒有那個時間。

不再去感嘆,隨即朱高煦開始處理起之前準備要做的事情。

朱高煦當即定下調子,原本的官吏,必須要清理,而且是進行全面的清理。

同時再對各地的田地進行全面丈量,所有人的田地都需要丈量,且同時開展人口清查。

朱高煦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查清人口,丈量田地後,將田地分配給下面的百姓。

這一次,朱高煦要將大漢所實行的眾多制度,紛紛拿到大明來開始使用,在大明開始實行。

這一場小會,從清晨商議到了傍晚,整整持續了一天。

可即便是這樣,第二天朱高煦依舊召集了李定榮等人繼續開始商議。

實在是這次涵蓋的,有些過於廣了,涉及到的方面太多。

足足商議了三日,然後整理又用了一些時間,最後才在朝會上拿出來。

當在朝會上提出來時,頓時遭到一部份人的反對。

朱高煦趁著這個機會,再次清理了一遍朝堂,隨後在李定榮等人的強烈上書之下,朱高煦最終同意下來。

在朝堂上透過之後,由朱高煦親自主持,李定榮等人在下面負責具體落實,政策當即開始執行起來。

隨著時間的推移,土地丈量與人口普查還在進行,各地官紳就出現了反對浪潮,地方之上不斷對抗朝廷的清查,阻撓政策落實。

朱高煦也沒有絲毫遲疑,直接從朝廷派下巡視組,前往各地負責督促落實。

永樂二十三年緩緩過去,天武元年正式到來。

這一年,朝廷舉行盛大科舉,創下了錄用人數最為繁多的一屆科舉。

天武元年,查處各地官吏三萬餘人,凡是阻撓政策推行者,盡數被處理。

而科舉錄用的人,紛紛被派出填補各地空缺。

隨著田地丈量與人口普查完成,田地分配正式開始進行。

各戶按照人口比例得到田地,原本的那些官紳地主,凡是不遵從朝廷政策者,全部被捉拿。

同時在各地調解冤假錯案,清查官紳,無數人被查出。

天武元年,一年之內三十餘萬人被緝拿,部分地方試圖造反阻撓者,朱高煦直接派出大軍鎮壓。

而被緝拿的人之中,惡行累累者上萬人,被直接就地斬首。

其餘人全部被安排至修建鐵路、挖礦、建城、運河修建、開墾荒地等基建處開始改造。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