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三郎是陸川區的一名普通初中教師,平日裡沒什麼特別愛好,唯獨痴迷讀報紙。
每天,他都要花五分錢去報刊亭買一份報紙,並且樂此不疲。
周圍的同事對他這種癖好很是不屑,私下裡嘲諷他。
徐三郎對此感到憋屈,卻也只能在背地裡罵一句“這些人不關心地區大事”,再無其他辦法。
徐三郎坐在辦公室裡,吃了兩口包子,翻出今天的報紙。
見報紙有些不一樣,上只有一篇新聞,他頓時一愣,隨即讀了起來,瞬間便被吸引——“產品召回。”
徐三郎越讀越震驚,連忙扭頭望向辦公室裡的另一位老師:“老李,我記得你前幾天是不是買了八零廠的那款新腳踏車?”
被稱作老李的那位爽快地點了點頭:“是啊。你別說,那腳踏車長得可真帶勁,秀氣得像個娘們似的,我都捨不得使勁折騰它。”
“你那車有問題。”徐三郎說道。
老李臉上一抽,頓時有些不滿:“徐三郎,你怎麼說話呢?我買了新車,你不祝賀一下就算了,咋還咒我這車出問題呢?”
“就是老徐,你說話客氣點,積點口德!”
早有人對徐三郎這沉默寡言的性格不爽,藉機發揮道,“人家老李招你惹你了?讀報紙把自己讀傻了?”
聽到辦公室裡眾人的冷嘲熱諷,徐三郎氣得直哆嗦。他一把將報紙甩在老李的辦公桌上:“自己看看,你買的那款腳踏車要被召回了!”
“啥玩意?”老李一臉愕然地拿起報紙,越讀臉色越蒼白。
“讓你們平時多看看報紙,長點腦子,我說什麼來著?報紙是知識之窗,你們教書育人的同時,也別忘了瞭解些新東西,眼下這不就用到了?”
辦公室裡一群人圍了過來,紛紛加入討論。雖然對徐三郎的話不怎麼受用,可眼下這情形倒也無法反駁,只能在報紙上找些話頭。
“這篇新聞是八零廠發的,主動承擔錯誤,不錯啊!只是八零廠不大,這麼一整,免不了要承擔些損失。不像報紙裡說的另外那家供貨商,太不像話了,一看就沒氣魄,產品出問題,連個屁都不敢放!”
“哼,人家江泰省是經濟發達地區,對底下企業最護犢子了,咱們這些平頭百姓還不是隻能吃虧上當?”
大傢伙連課都不備了,索性在辦公室裡開啟了話匣子。
陸川報社這一期的內容影響力很大,全區範圍內不少人都在議論,甚至外省的報紙也在第二天刊登了這件事。
僅僅三四天的功夫,江泰省的名聲,在老百姓眼裡便肉眼可見地變壞了。
等到江泰省的實權人物得知這件事時,報道已經發出去七八天了。
全省上下如臨大敵,立刻召開了重大會議。可眼下想撤掉這篇宣告,早已為時已晚。
這種情況下,江泰省也不敢再藏著掖著,只能選擇斷臂自保,將王五爺的企業推到臺前,連夜發表宣告,稱絕對不會姑息對方這種以劣充好、欺騙消費者的行為。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