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廠被關停,在80年代並不是什麼稀罕事。由於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有效推行,傳統大集體生產製造的機械裝置逐漸被市場淘汰,換成了更適合家庭式、小作坊式的農業裝置。
因此,不少技術落後的農機廠都在這一波浪潮中被關停了。
但對於在農機廠待了一輩子的老人來說,他們自然無法理解這些。
在他們心裡,農機廠就是自己的第二個家,不能就這麼散了,更不能讓廠裡的老夥計們丟了工作。
也正因如此,區長他爹才想求兒子網開一面,結果卻因區長太過公正而碰了壁,老頭子惱羞成怒,反倒耍起了小孩子脾氣。
很快,小張跟區長彙報後,門衛的電話鈴聲響了起來。
電話那頭傳來嚴厲的呵斥聲,對著老頭子一頓數落。
老頭子起初還不服氣地頂嘴,不過最終還是不情不願地讓杜國強進了門。
杜國強來到區長辦公室,敲響了房門。
“請進。”
他抬腿走了進去。區長滿臉歉意地從椅子上站起身,主動伸手和杜國強握了握,道:“給你添麻煩了吧?哎,這老頭子實在讓我頭疼。”
“給他安排個能打發時間的活兒還不樂意,非得讓我把那農機廠起死回生。”
區長無奈地嘆了口氣,“可那廠子技術那麼落後,一點科技含量都沒有,真要是硬保下來,那不是浪費社會資源,更是對國家不負責任嗎?”
杜國強笑了笑,問道:“老爺子以前是幹什麼的?”
區長道:“他是農機廠的機械維修師,負責廠裡裝置的檢修,還有一些新東西的研製。”
“說實在的,他們那整個廠子其實也沒幾個人,他那些老夥計也都快到了退休年齡了。我都說了安排別的工作,讓他們安穩退休,結果人家不願意。”
“那是自然。”杜國強笑了笑,道,“人家原本搞的是機械裝置,您現在讓他來看大門,這跟老爺子的專業方向截然相反,也難怪人家不樂意了。”
“可哪有那麼多對口的工作給他們做啊?”區長嘆了口氣,“年輕人現在都還有沒活幹的呢,能給他們找個打發時間的地方已經很不容易了。”
杜國強道:“您可以專門設立一個機械技術維修的小組,讓他們負責給鎮裡的村集體或者國有企業維修裝置啊。”
“現在很多西方國家的老人退休後,工會會成立類似的服務小組。”杜國強接著說,“咱們國內完全可以藉助政府的力量來做這件事。”
全國各地都缺人才,像蔣經福父親這種從建國時期就參加工作的老工人,白白退休實在太過浪費。
想辦法把這些人的力量利用起來,對社會而言,肯定是一筆很大的助力。
他們一輩子紮根崗位,手上有實打實的技術,心裡有對工作的熱忱,這份經驗和韌勁,正是當下發展中用得上的寶貴財富。
蔣經福思索了片刻,點了點頭道:“你說的很有道理。回頭我跟這老頭子商量商量。對了,你今天來找我有什麼事?”
“我想請您幫忙出面聯絡一下日本方面的大使館,我打算辦個工作簽證,出國一趟。”
“辦簽證?”蔣經福愣了一下,道,“用得著這麼複雜嗎?”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