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零件……該怎麼跟你說呢?”
朱廠長緩緩放下手中的茶杯,開口道:“咱們國家在這個行業上已經摸索了很久,可到現在還是見效甚微。大多數技術用的都是人家蘇聯淘汰下來的。”
“底子薄,工業基礎差——這是高官領導在做報告時明確指出的問題。”
“彆著急吃一口成胖子了。你有雄心壯志是好的,我也相信以你的能力,將來必定能在汽車事業上有所成就,但不是現在。”
朱廠長遞給杜國強一根菸,笑著道:“老祖宗說了,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想要上臺當角兒唱戲?這才折騰了幾個月的注塑機,肯定是不行的。”
朱廠長覺得杜國強或許是個全才,能畫圖,能搞設計,甚至在聯絡生意上也是一把好手。
可現在,杜國強卻說他連汽車零件都能搞,這就讓朱廠長有些不相信了。
天才再厲害,終究也是人。杜國強要是連這也能幹成,那可就真成神了。
杜國強見朱廠長不相信,也不再強求,轉而問道:“上次您答應我的,八零廠給我們的低價租約,現在怎麼樣了?”
朱廠長爽朗地點了點頭:“在會上已經透過了。等實地考察後,確認你們確實在用這廠房搞創造,我們就可以籤手續了。”
“您什麼時候有時間?”
朱廠長思索片刻,“擇日不如撞日,正好現在廠裡還算清閒。走吧,我倒要看看你這注塑機到底搞出了什麼名堂。”
朱廠長帶著杜國強蹭了八零廠的一輛專車——大吉普。
軍綠色的塗裝,有些零件已經老化生鏽,內飾還是接近蘇聯時期的樣式。
杜國強敲了敲車殼,只感覺裡面傳來沉悶的金屬聲,這鐵殼子真厚,能有好幾厘米。
同時期的西方國家,汽車發展到什麼地步了?
世界研究的課題早就朝著輕量化方向研究,車身越來越薄。
現在國內厚重的外殼,雖然能增加安全係數,可若想實現民用,必須得把整體耗油量降下來,而外殼減重就是一個重要的環節。
對此,杜國強覺得自己現在所做的汽車注塑件很有必要。
……
吉普車翻越顛簸的土路,來到了城鎮上。
廠房旁邊是大面積的人造林,這是退耕還林的部分成果。
退耕還林的目的,和農田沒什麼關係,主要是因為這裡曾經一度是軍事區,專門為八零廠生產炮彈殼體。
八零廠轉型成腳踏車廠後,這地方就空了下來。
先前朱廠長把這片廠區租給了杜國強,租金極低,不過上次雙方並未正式簽訂合同,所謂的租約更像是個君子協定,由八零廠私下應允。
而現在,杜國強想的是把這事正式擺到檯面上,這樣能避免自己的工廠日後做大,八零廠那邊突然生變、撕毀合作關係——那些重型裝置搬遷起來,可是個大麻煩。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