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水似懂非懂,他對這類事物沒有具體的認知,只是見杜國強如此自信,似乎對這事很有把握。
“那國強同志,你未來是想做一家這樣的企業,專門給人家生產瓶瓶罐罐?”李天水開口問道。
杜國強搖了搖頭道:“不,這只是前期起步,我要做的是工程塑膠。”
“工程塑膠?”李天水徹底迷糊了,臉上滿是茫然。
杜國強見狀也沒再繼續解釋。
工程塑膠與日常所見的PE等常規塑膠差異太大,一時半會難以說清。
做傳統的注塑產品,或許能在國內注塑行業剛剛起步時獲得一個較為不錯的發展,但是越往後這條路越難走。
和先前杜國強跟八零廠所談的問題一樣。
注塑產品在後世實在太過普遍,讓不少眼紅的人進入了這個行業中,注塑產品的價格被壓到極限低價。
杜國強是不屑於跟做這些的生產商搶飯吃的。
但做工程塑膠這件事,是杜國強重生以來,在沒有電子產品的夜晚躺在床上發呆時,就早已確立的目標,也是他打算深耕技術的領域。
現在是1981年,等到1984年,國家就會意識到注塑工程塑膠的重要性,屆時會出臺相應法律法規,鼓勵企業引進技術或擴大生產規模。
而杜國強打算現在就從小做起。
培養幾個合適的注塑師傅,幫自己完成日常實驗,等到自己以後開注塑公司時,方便一些。
李天水的兒子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退伍軍人,吃苦耐勞。
而且父親還是村子裡的村支書,有一定背景,能夠發動村子裡的人。
這樣的人選簡直再合適不過了。
“國強同志,那我兒子啥時候能去做這個工作?”李天水問道。
“還得等一等。”
杜國強咳嗽了一聲,感覺自己像是在畫大餅——這事還處於八字沒一撇的想象階段。
裝置、投資,一切都是零。
李天水倒也不心急。
他本以為兒子還得過上多年無業遊民的生活,眼下杜國強給了工作機會,他心裡滿是感激。
兩人換著騎腳踏車,三四個時辰後總算到了城裡。“李書記,我請你吃頓飯吧。”
杜國強剛打算帶李天水去廠子裡的食堂墊墊肚子,一個正路上的工人突然眼前一亮,像抓住救星似的拽住杜國強:“杜大技術員,你可算回來了!婁書記等你都快急瘋了!”
杜國強一愣:“出什麼事了?”
工人哭喪著臉說:“咱們廠和八零廠的合作可能要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