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業局上班,不講究勾心鬥角,這裡更看重個人能力。
這個時候藏拙,只會讓人輕視,倒不如大大方方把自己的能力展現出來。
“看來咱們工業局這次是來了個能人啊。”
一個年輕人站出來,扶了扶眼鏡,笑著問杜國強,“小杜同志,既然你有能力,現在咱們工業局有個難題,想請你幫忙出出主意,你看如何?”
杜國強點了點頭:“儘管說,我一定知無不言。”
他剛才喝酒時已經知道了對方的名字——王文陽。
這人家裡有些關係,算得上是個官二代,但為人不錯,帶著股子正義感。
“現在咱們市正在全面推行工業化,你也看出來了,難度很大。許多東西都要從無到有地建設,這副擔子,最大的一份壓在了咱們工業局身上。”
王文陽頓了頓,繼續說道:“現在上面要求咱們在三年之內初步建設成工業化強市,你覺得這有可能嗎?”
杜國強點了點頭:“只要資源足夠,稅收待遇足夠優越,肯定可以實現,這算不上難題。”
聽到這話,王文陽笑了出來:“我也是這麼覺得的,咱倆可真是志同道合。”
“但我話還沒說完。”杜國強開口打斷,道,“全面的初步工業化確實可以實現,但這無非就是引進一些產能低、技術水平不高的企業。短期來看,這符合國家需求,也能讓咱們市的G*DP走在全省前面。可等到日後,這些企業勢必會被淘汰,到時候又會給市裡添不少麻煩。”
王文陽愣了一下。
他壓根沒考慮到這一層,杜國強的話像一聲驚雷在他耳邊炸開,心裡彷彿有根線豁然明朗。
他駐足原地思索了半天,才有些猶豫地問:“你的意思是,我們的步子不該邁那麼大?”
杜國強搖了搖頭道:“不是,我們在工業化上的投入一定不能少,否則本就工業化落後,在投入上根本沒辦法跟那些西方國家競爭。”
他清了清嗓子道:“我的意思是集中精力幹大事。與其廣撒網、漫天撈魚,倒不如去一些遼闊海域,專門抓一些高價值魚,說不定會更有收穫。”
杜國強想說的其實就是國家這些年走過的路。
早期需要經濟發展時,全國一步子向前走,經濟確實增長顯著。
可步子邁大了,一些弊端也顯露出來——雖然經濟總量提升了,質量卻不高。
很長一段時間裡,國內生產的產品在國外就是低質量、廉價的代表,這給許多國內企業的出口造成了很大困境。
與其幾十年後再想辦法修補,倒不如從現在開始,就將精力重點放在幾個未來可持續發展的專案上。
這也是杜國強參加市工業局的原因之一,他想給這個自己前前後後加起來生活了八九十年的地方,一個交代。
王文陽聽得似懂非懂,卻也覺得頗有收穫,不由得佩服地望向杜國強:“杜國強同志,我看出來了,你確實是個能人。”
這時候他已不敢再高調地叫小杜,主動放平了自己與杜國強的地位,這才算是真正認同了對方。
他清了清嗓子,提議道:“我有個想法,這次紡織廠重組的事情,倒不如讓杜國強同志也參與進來,大家有意見嗎?”
“沒意見!”立刻有人接話,“有小杜同志在,這件事肯定能更快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