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出價很合理。”
老約穿著白色罩袍,眼裡卻閃爍著精明的光,顯然對數字有著敏銳的把控。
“現在你們廠內一共有7臺注塑裝置,都是東旺公司的產品吧?我瞭解過,每臺售價大概在5萬元左右。”
“按照現在你們國家的貨幣和美元的兌換比例,刨去買裝置的錢,你們大概能剩40萬左右。這是很充裕的一筆運營資金,我相信有這筆資金支援,你們在微型電機的研究資金上將會很充裕。”
狗大戶啊狗大戶。
杜國強簡直想不出其他詞來形容這些白色財神爺了。
比起港島的投資集團,這些阿拉伯人的豪橫簡直無以復加。
即便竹青蓮和杜國強相識,做投資決定時也慎之又慎,甚至還要召開董事會層層審批。
而這位老約同志,不僅一下子要還清明日注塑廠所欠的機械款,還要給他們留下40萬元的流動資金——這哪裡是投資,簡直是在扶貧。
杜國強並非有什麼清高的執念,他其實很想接下這筆錢,只是控制權這東西,他絕對不可能放手。
太多慘烈的商業教訓擺在眼前:一旦企業賣身他人卻沒保留控制權,多半會被同化,漸漸失去上進心。
杜國強不願讓自己的注塑廠落得這般下場。
再者,他也堅信,自己的明日注塑廠絕不是50萬美元能衡量的。
如今廠裡的研究已頗有前景,只要能拿下一兩筆重量級的發動機零配件訂單。
等待他們的,必將是前途無量。
“我們最多讓出30%的股權,且控制權絕對不在談判條件之內。”杜國強對老約說道。
老約皺起了眉頭:“要是隻給這個比例的股權,我斷然不可能在你們這兒掏出太多錢。”
杜國強道:“我們現在是在商討範圍之內,出任何價錢都是您的選擇,我們也可以還價。如果您相信我們的潛力,不妨多投些。我向您保證,明日注塑廠絕對會成為大陸冉冉升起的一顆新星,我們廠生產的注塑產品也必將走向全世界。”
這是杜國強頭一次如此野心勃勃地說話。
老約愣了一下,坐在椅子上用手輕輕敲了敲自己的膝蓋。
片刻後,他開口道:“35%的股權,我出30萬美元。”
雙方來回拉扯了好幾回。
最終把條件定在了二十幾萬美元、30%的股份上。
不過,雙方約定了一個獎勵條款。
如果杜國強能在接下來三個月內,讓徐克朗製造的微型電機直徑再縮短35毫米,老約就會額外給予明日注塑廠一筆5萬美元的無償使用資金。
單靠徐克朗一個人是不夠的。
杜國強打算在接下來這段時間裡,全身心投入進去,把腦海裡的知識都挖掘出來。
他不敢說能把微型電機做到國際一流水準,但縮短几十毫米,還是有希望的。
這筆5萬美元的獎勵,必須拿到手。
定好了最後的數字,老約還是沒有當場籤合同。
“請不要介意,這是我們阿拉伯地區的習慣。”
他解釋道:“生意需要一段時間考察,我們會在這裡再住些日子,等決定離開的時候,再簽署合同。”
杜國強爽快地點了點頭:“這自然沒問題。”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