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氏聰慧,自然看出兒子的死跟朱高爔有關,她主張擁立襄憲王朱瞻墡為新帝,而由於朱瞻墡已經就藩,不在京師,最終被文官集團否決!】
【最終文官集團擁立朱高爔為皇帝,卻皇權未將交給朱高爔,由太后張氏與內閣三楊掌控朝廷大權。】
【但大臣請張太后垂簾,但擁有女中堯舜之稱的張氏,又怎麼會垂簾聽政,她嚴拒:“毋壞祖宗法!”僅居幕後監督!】
“此佳婦,他日當承吾家!“
朱棣很滿意張氏的在天幕之中的表現。
老大仁厚,大兒媳聰慧過人,朱瞻基就更不說了,那就是他的好聖孫。
老大這一家子,他是怎麼看怎麼喜歡。
這皇位無論如何都要傳給老大這家子。
【張皇后確實是一位非常厲害的女性人物,她的人格魅力遠遠不是華夏曆史某些太后能比的。】
【只是她沒想到,此舉差點顛覆了大明皇權。】
【所有的奏摺都要送進內閣,皇帝只需要按照內閣事先彙報的內容傳達旨意。】
【皇位更迭淪為賭桌上的籌碼,至此明朝實際的掌控權落入內閣大臣的手裡!】
【掌握大權的文官集團,開始大肆擴張勢力,最終將手伸向了兵權,文官開始插手軍隊事務,文官開始分享兵權,並壓過武將,甚至直接領兵作戰!】
文官集團?那是什麼東西?
這段話朱棣不敢分心,聽得非常認真,並且從中收集關鍵資訊。
“文官集團,好個文官集團!”
朱棣剛開始還疑惑不解,可漸漸思考,便明白了其中道理。
難怪老四如此輕易就登上皇位。
難怪滿朝大臣無人對大孫子的死提出質疑。
敢情他們早就想要皇帝死。
扶持老四登基只是單純因為他沒有權勢,容易控制。
他才死了多久,這幫文官就敢如此放肆。
“內閣三楊!”
“楊士奇,你這老匹夫怎麼敢的,滾出來!”
朱棣暴怒,一聲怒吼讓楊士奇立刻跪了下去,面色惶恐。
“將楊士奇打入大獄!”
朱棣毫不留情面,直接就錦衣衛將位高權重的楊士奇押了下去。
朱高熾看著忠於自己臣子被罰,心中有些著急,可他現在也不敢招惹朱棣。
可朱棣卻不會輕易放過他。
“老大,看看你做的事情,大肆重任這些文人,到頭來害人害己,愚蠢!”
朱棣罵的可不止是的朱高熾,更是當朝的文官,這些文臣平日裡雖心高氣傲,可如今面對極致憤怒的皇帝,誰也不敢反駁,都不想跟楊士奇同樣的下場!
只有漢王爺朱高煦大喜。
若老爹重罰文官,那他背後的武將不就能出頭了。
或許經過此事,爹會改變主意,將皇位傳給他。
【文官集團開始大規模的直接干預明朝兵事,並節制邊關武將,這讓張氏察覺到不對勁,雖厭惡朱高爔,但未來老朱家的皇權,最終只能選擇跟因為是皇帝的朱高爔合作!】
【張氏開始在朝堂之上公開支援皇帝朱高爔。】
【在張氏的支援下,朱高爔確定成為大明正統皇帝,年號正統。】
【朱高爔開始慢慢將皇權收回來,開始大量的改革,重啟大航海,搞國營海洋貿易。】
【卻觸動了南方士紳階層的走私利益,這是每年幾千萬兩,甚至上億兩的利益,也是南方士紳的底線,斷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南方士紳階層及其代言人文官,開始佈局除掉朱高爔!】
【不僅要除掉朱高爔,甚至還想著讓正統皇帝背上千古罵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