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我家老四,學我靖難造反

第33章 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

“果然,朱祁鎮活著,對大明來說就是災難啊!”

朱棣有些頭疼,若當時朱祁鎮稍微能有點勇氣,大明也會陷入如今被動的局面。

他氣得頭疼。

【叫門這樣的策略剛開始是有用的,可後來有太多的城池上當,直到朱祁鎮到了大同和宣府城下喊話開門,再也沒人相信他說的話,堅決不開城門,瓦剌人也深知朱祁鎮沒有利用價值了,於是便將其帶回了蒙古。】

【而蒙古大軍繼續分三路南下,其中也先的瓦剌騎兵直逼京城........】

【沒錯,至此朱祁鎮也成了大明裡面唯一能真正達到蒙古最深處的皇帝,這件連朱棣也甘拜下風,朱祁鎮可以驕傲的跟朱棣說:爺爺,你是五百年來唯一打到這裡的皇帝,而我是五百年來唯一被抓到這裡的皇帝。

英明神武的正統皇帝,華夏五千年曆史裡的所有昏君,見到他都得自愧不如。

別人敗光老祖宗的基業需要花很長的時間鋪墊,甚至是荒淫無度,而我們的明英宗一直是以明君自稱,勵精圖治啊,可結果大好的家底,瞬間就被他敗光了。

這就是英明神武文治武功好皇帝,朱祁鎮!】

“你看看,這就是的好重孫!”

不僅是朱棣,朱元璋也被氣到了。

葬送了大明那麼多精銳也就算了,被俘虜,為活命甚至出賣大明。

甚至朱祁鎮還覺得,大明就是應該用大量金銀財寶來迎他回朝。

同樣是正統皇帝,朱祁鎮跟朱高爔的差距太大了。

【于謙雖然名氣不如岳飛,但他的功績,確實也算是民族英雄,在代表著漢人的大明即將國破之際,于謙不僅反對南遷,更是做出了極其大膽的決定。】

【由於皇帝被俘,甚至可以說是叛國,畢竟他帶著瓦剌人到處叫門,以至於軍心渙散,于謙不得不廢掉朱祁鎮,讓監國的朱祁鈺當皇帝,稱為景泰帝,奉遠在瓦剌的朱祁鎮為太上皇!】

“狂妄!”

朱棣脫口而出,嚇得旁邊的朱高燧瞪大眸子。

但其實他的內心是喜悅的。

于謙確實人才,能看出來南遷的弊端,基本上就是跟亡國無異了。

大明如今雖然在京的精銳全軍覆沒,但若是能依託有利城牆,跟長江沿岸的軍隊,拱衛京師,未必沒有一戰之力。

可惜了,大明分明有這麼多治國的大功臣。

可結果卻出了個朱祁鎮。

多少人的努力毀於一旦。

于謙雖然是文官出身,似乎並不是文官集團的人。

要不然也不會扶持朱祁鈺登基。

若是能儘快找到此人,或許能以他的耿直的性格來制約文官集團!

但轉念一想,于謙可能都還沒出生呢。

他也就沒繼續往下想。

【朱祁鈺的登基,其實是被迫的,如今大明岌岌可危,他也不想讓老祖宗好不容易打下來的江山淪陷,其實不僅是他,這種國家危難之際,哪怕是平民百姓,也願意為國奉獻生命!】

【景泰帝登基以後,開始跟著于謙整肅內部,安定人心!】

【瓦剌的軍隊很快攻到了京師,于謙九門外擺開陣勢,各大守將分別鎮守不同的城門,而他自己則是親自督戰德勝門。】

【朱祁鈺甚至親自督戰,他告訴所有人,要死守京師,他這個皇帝要跟將士們同生共死大,大明絕對不向蒙古人低頭。】

【時至今日也是如此。】

【誰也沒想到,這位被宣宗嫌棄軟弱無能的兒子,卻一反常態,表現出了大明皇帝的血性,寧願戰死殉國,也絕不肯南遷投降,將大好河山拱手相讓。】

【朱祁鈺表現出了比朱祁鎮更像是大明皇帝,老朱家的子孫!】

“好好好,這朱祁鈺才是咱的子孫!”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