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朱厚照奪回軍權,豹房之事,其實都主要是為了講,當時的朱厚照確實是有意識到文官集團的手段之陰暗,完全介紹不擇手段的!】
【所以才會做出如此離譜的事情!】
【今日,我們主要是講劉謹此人,此人是朱厚照從小培養的八個親信之一,也是最信任的人,可以說武宗這些年做的那些事情,都是以劉謹為主要的實行者!】
【所以,我們主要先講劉謹的故事,正德元年,十五歲的朱厚照登基為帝,是為明武宗。
此時的朝堂,正處於一場隱形的權力爭奪戰中,內閣首輔劉健、次輔謝遷等顧命大臣以輔佐新君”為名,試圖延續弘治朝的文官主導格局。
而年輕的武宗雖身居帝位,卻對冗長的朝會、嚴苛的祖制心生厭倦,更不滿文官集團對其私生活的頻繁勸諫。
其實就是明武宗認為,此時的朝堂之上,早就已經無人可用的,沒有人是值得信任的。
於是劉瑾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走進權力中心。
他早年淨身入宮,在東宮侍奉朱厚照,以機敏善察深得這位未來天子的信任。
武宗繼位後,劉瑾與馬永成、谷大用等七位宦官並稱八虎,但他憑藉對武宗心思的精準把握,很快成為八虎之首。
此時的劉瑾,本質上是武宗對抗文官集團的利刃。
也是以這些東宮時就跟在身邊的近臣來接管軍政大權!
武宗曾私下對劉瑾說:“這些文官總說祖制不可違,可朕想修個豹房練些親兵,他們都要哭諫,難道朕這個皇帝,還不如幾卷舊書?”
劉瑾立刻附和:“陛下是天子,當行天子事。文官們不過是借祖制束住陛下的手腳,好自己專權。”
這番對話揭開了劉瑾專權的核心邏輯,他的所有行動,初期均以執行武宗意志為出發點,其實就是明武宗授意的!
正德元年十月,武宗想從內庫支取十萬兩白銀賞賜邊軍,被戶部尚書韓文以內庫空虛,需節用為由駁回。武宗怒不可遏,
對劉瑾說:“戶部是朕的戶部,還是文官的戶部?”
劉瑾隨即行動:他連夜核查內庫賬目,查出韓文任內曾私自挪用內庫銀子給文官集團發放灰色收入,隨即在武宗面前揭發。
武宗以此為由,將韓文降職為南京戶部尚書,改任親信李遜學為戶部尚書。這是劉瑾第一次以執行帝命的名義打擊文官,也讓武宗嚐到了借宦官制衡外廷的甜頭。】
劉謹此人的出現,讓朱棣頓時眉頭緊鎖。
主要是在這個人的身上,感受到了熟悉的氣息!
主要是熟悉的味道。
當初的王振不就是如此嗎。
權傾朝野,文武百官都被制約,完全成為宦官的一言堂。
至少當時的天幕就是這樣說的。
劉謹此人不會也跟王振是一樣的人吧?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