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家父李建成?我選黃袍加身

第94章 最難要的最後五十萬貫

蕭瑀聞言眉頭一皺,這分明是想拖著不還。

李承宗嘖了一聲,“現在朝中的老臣,還有宮裡,都還了錢,就你張家拖著,這可不行啊。”

張宜嘆了口氣,“不是我張家要拖欠,是不得已而為之,因為這錢,已經借出去生息了。”

李承宗秒懂他的意思,挑眉道:“拿出去放貸了?”

張宜點了點頭,“是。”

李承宗問道:“你張家膽子夠肥的啊,拿著國庫的錢去放貸?知不知道這是什麼行徑?”

張宜不卑不亢說道:“這是我堂姐給陛下出的主意。”

“如果沒有徵得陛下同意,張家也不會這樣做,也不敢這樣做。”

說著,他語氣一頓,接著說道:“而且,這個錢,不是用於我張家,而是用在了各個府衙的開銷用度上。”

李建成忽然道:“你說的是公廨本錢?”

張宜點頭道:“不錯,正是公廨本錢。”

李承宗心頭一動,他曾經在史書中看到過有關公廨本錢的記載。

公廨本錢,是朝廷給每個府衙一筆錢,讓他們放貸出去,拿收取上來的利息,一部分作為月俸,發給官吏,另一部分用於各個府衙的支出用度。

朝廷中的府衙,有數十個之多,每月朝廷的支出,不是一筆小數目,因此,公廨本錢所收取的利息極高,負責放貸的小吏,叫做捉錢令史,每個捉錢令史手中有朝廷給的五萬錢,他們放出去,每年所收利息,與本錢相等。

就是說,借出去五萬文,收回十萬文。

利息之高,叫人咂舌。

李承宗思定,看著張宜,說道:“如果這麼算的話,這個錢,不該為欠款才對,你是用在公事上,自然公事公辦,由戶部給你撥款,怎會變成你張家從國庫借錢用於公事?”

說完,他望向了蕭瑀。

蕭瑀立即道:“殿下說的極是,公廨本錢走的是明賬,賬冊之中,沒有有關張家的記錄。”

張宜淡淡說道:“戶部沒有記錄,是因為這筆錢的用處沒有放在明面上罷了。”

他望向李承宗道:“臣知曉殿下對此困惑,所以特來東宮向殿下解釋。”

李承宗擺手道:“既然沒有放在明面上,那這個錢,你們張家就該先歸還戶部,至於後面要不要你們張家再拿這五十萬貫出去放貸,等朝廷下來訊息,現在你們張家,先把錢還了再說。”

蕭瑀在旁連連點頭,很是認可李承宗的處置。

張宜卻是搖頭道:“這筆錢現在還不了,臣剛才說過了,這筆錢,已經借了出去。”

李元吉開口道:“那就追回啊,還用我們教你?”

張宜望著他,耐心說道:“如果催收的話,怕是會適得其反,不知到時候多少百姓要因此家破人亡。”

“所以臣懇請殿下,讓我張家緩一緩,等時機成熟,我們自會將錢歸還國庫。”

信你個鬼......李承宗心裡想著,上學時,他有個舍友,給另一個舍友借了二百塊錢,每次找對方要錢,對方就會說讓我緩一下,一緩就緩到了畢業,後來見到他,還問過這個舍友,對方有沒有還錢,得到的回應是不僅沒還錢,還把他拉黑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