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公文包內取出一份圖紙,放在桌上,開口道:“這是一份新的機床圖紙,是我用來設計提高工業效率的一種改良,過兩天我會製造出成品,借用軋鋼廠工業科臨時車間當做第一實驗室,我希望從三車間調動幾位中級技術工人,不多五名到十名就可以,幫我做一些體力活。”
楊長林一怔,連忙看向圖紙,那真是越看越心驚。
他怎麼知道,閻建邦手裡能有幾千份圖紙,都存在他的隨身空間裡,隨時可以調動。
還以為閻建邦本來就有準備。
這種城府,可不像是年輕人。
一時間竟然失聲說不出話來。
“怎樣,楊廠長你覺得有問題嗎。”
“沒問題,怎麼會有問題呢,閻工你可真是我們軋鋼廠的大福星,廠裡全力配合,要人給人,要地給地,要錢給錢,只要新機器能留在咱們廠,你放心一切都由廠裡安排,實在不行還有冶煉部和工業部幫襯。”
楊廠長把圖紙發下去,給一些廠領導看過,雖然看不出什麼名堂,但閻建邦特意用紅筆標註的資料,能夠提升百分之五十,絕對是一種重大突破。
就憑這個,他這新職務就沒跑,何況這還算是掛靠在軋鋼廠內的研究所。
“同意!”
“我們也同意!”
收回圖紙後,在場沒有任何人拒絕這種提議。
按著冶煉部給出的定位,研究所規模現在還只是試行階段,給於閻建邦正處幹部級,除了特殊破格提升成為7級工程師外,還兼任設計研究所所長一切排程任命許可權。
也就是可以一些提供崗位。
也就是從現在開始,他已經和楊廠長在行政方面職級相等,雖說研究所掛靠在軋鋼廠,但卻是直屬冶煉部。
跨越了好幾個階層,也是一種新的開始。
而且有分配駐軍在研究所,保密程度也是超出規格,要不是現在建國初期,各種規章制度並不完善,也不會有這樣提升。
閻建邦需要人才,幫他處理一些瑣事,至少在設計方面,他已經超出這個時代最少四十年。
“好了,會議到此結束,人事調動後續我會和相關人員商議,閻所長日後可要和廠裡多有合作,各部門都要全力配合。”
孫書記做出最後結論。
掌聲響起來,都是送給閻建邦的禮物。
不少人都覺得,他日後絕對是大國重匠級別,說不定日後還能成為總工,更不要說一些人都知道閻建邦背後站著誰,自然都起了交好心思。
剛結束會議,他那辦公室就總有一些廠領導過來寒暄,同時也恭賀他成為研究所長,並且由軋鋼廠廣播播放他的個人事蹟,真心讓他心中無奈,也有幾分自得。
“這才算是開始,屬於我的舞臺也剛剛建好。”
“等著瞧吧,我爭取風起時也要加快護住自己才是。”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