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娛之我是一名歷史片導演

第61章 《藝伎回憶錄》就是一個坑

這年代的小日子實在沒具有國際知名度的年輕演員。

另外,估計在老外眼裡,覺得亞洲的人都長得差不多,華人演小日子也行。

不過,這部電影註定是撲街的。

不是白人為主的電影,想要在北美拿到高票房,那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要知道就算是陳龍,他的電影能打入北美市場,那也是邀請外國演員擔任主演。

例如,《尖峰時刻》系列透過與克里斯的搭檔,成功將動作喜劇元素和北美觀眾接受度結合,這才讓電影大賣。

靠陳龍一個人獨自扛票房,國內倒是沒關係,但在國外,陳龍還是不太行。

所以,陳龍在好萊塢拍的電影,基本上都會有另外一個好萊塢演員做搭檔。

“暢暢,如果你要聽我的意見,那麼我不建議你接這部電影。”程勝說道。

這部電影對華人演員來說是一個坑。

蘇暢是自己培養出來的威尼斯最佳新人,他不希望蘇暢去踩坑。

“為什麼?程導,8000萬美元投資,換算成人民幣可是六七億,這麼大製作真的要拒絕嘛?”蘇暢糾結著說道。

內心中她是想接的,她問程勝意見,只是想安心而已。

沒想到程勝居然讓她推掉,這是她沒想到的。

“這部電影很難成功,而且聽電影名字,就是一部和小日子有關的,說不定電影上映,你還會被國內罵呢!這種敗壞名聲,又吃力不討好的事情,最好還是拒絕。”

“不要迷信好萊塢是電影聖地的話,你現在最重要是穩打穩紮,先穩定國內市場,然後再考慮衝擊國外市場。”

程勝沒有騙蘇暢,《藝伎回憶錄》對華人演員來說實在太坑了。

什麼叫‘藝伎’?

“藝伎”之所以不是“藝女支”,是因為其特殊性,雖然也是大多數在“女支院”等場所工作,但這種行業是一種小日子表演藝術職業,到現在都有這樣的文化存在。

就像是華夏古代名女支所宣揚的那樣‘賣藝不賣身’一樣,簡單來說,藝伎就是這樣的存在。

‘藝伎’就是小日子文化裡承載了這些幻想的存在,她們年輕貌美、知書達理、善解人意、能歌善舞……

當然,她們從小就接受嚴格、艱苦的訓練,需要懂得文化和禮儀,又要會裝扮自己裝飾家居,還要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只是為了成為男人們優秀的玩物。

就像是劇中的臺詞一樣,“你還不是一名真正的藝伎,除非你能只憑一個眼神,就讓男人駐足不前”為成為這樣一名男性文化的“藝術家”,她們“高貴”同樣也“低賤”,她們眼神中的高冷,只是為了保護自己,但是“距離感”、“禁忌感”也會讓她們身處危險。

但在美化藝伎,可在大部分人眼中,藝伎不就是高檔一點的女支女嘛?

國際章拍了《藝伎回憶錄》什麼後果?

被小日子嘲諷,被國人噴,被鞏皇扇巴掌,雖然她的演技得到很多人認可,但最終卻敗壞了自己的口碑。

原本斯皮爾伯格找的是曼神拍《藝伎回憶錄》,但曼神拒絕了,她直言:我不想有辱祖國文化而被家鄉罵!

國際章聽到後,毛遂自薦成了女主角。

可以說,有些人為了名,為了錢,真的很沒有底線。

程勝不希望蘇暢也走上這條路。

好在蘇暢也是聽勸,說道:“那我讓公司拒絕了。”

“先等下,先不要忙著拒絕,斯皮爾伯格讓你去好萊塢試鏡訊息,你應該沒有把訊息外露吧?”程勝阻止道。

“只有公司還有莉姐他們知道。”蘇暢說道。

“讓你公司把事情透露出去,讓國內知道斯皮爾伯格邀請你去試鏡,好好利用這件事炒作一下。”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