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雙冰離開了辦公室,大王總對著小王總道:“這次我們華藝站哪邊?”
“邱福生那邊聯絡過我,希望跟我們華藝簽署長期合作協議,之前我們簽約投資份額會多讓一點給我們。”小王總說道。
邱福生是年代國際公司董事長,也是吳白鴿電影主要投資方,一直以來都在吳白鴿身上下注。
“歷史型別題材電影已經被程勝的一部電影炒熱了,當下有好幾部都是歷史型別電影,雖然口碑很爛,但的確賺錢了,吳白鴿一個國際大導演回國拍三國,應該很靠譜。”大王總思慮了一番說道。
“大哥,你的意思是我們站在港臺那邊?“小王總說道。
“不錯,程勝那邊我們不太熟,而且我們下一個階段是佈局港臺市場,不過,我們不需要在網上說些什麼,你到時候找邱福生試探下,看看吳白鴿三國能給我們華藝多少份額。”大王總說道。
“好,我等下就打電話約下邱福生。”
對於大王總的決定,小王總一般都非常支援。
“還有,你等下出去叮囑下旗下的藝人,讓他們不要在網上亂髮言,我們這次就當個吃瓜群眾好了。”大王總笑著道。
“這個好,我們兩邊都不得罪。”小王總也跟著笑了起來,不過,眉頭突然皺了起來,說道:“大哥,我聽到一些訊息,據說橙天娛樂在聯絡吳白鴿,會不會他也想投資吳白鴿電影?”
“吳科波那人很懂得投機倒把,看來他是想下注吳白鴿,你到時候見邱福生的時候,順便問問吳白鴿的電影有多少投資方。”大王總說道。
“嗯。”
……
聽完喬山的話,程勝心中是冷笑連連。
別人不清楚吳白鴿的情況,他怎麼可能不清楚?
一個在好萊塢撲得混不下去,被好萊塢趕回來的撲街導演,還自以為自己是國際大導演。
臉都不要了。
居然還敢針對自己。
也就是內地一些人不瞭解吳白鴿在好萊塢情況。
要是知道,恐怕他們對吳白鴿在好萊塢神話濾鏡都會破了。
吳白鴿包裝也是很好,國內的很多人都上了他當。
就連中影恐怕也不知道吳白鴿的德行。
只有等到吳白鴿《赤壁》出來,他才會逐漸跌落神壇,然後國內的人才會看清楚他的真面目。
作為一個知道未來的人,他是一點也不怕已經被時代拋棄的吳白鴿。
至於那些港臺明星發文炮轟自己,程勝更不會把這些人看在眼裡了,因為不用幾年,隨著時代變遷和行業環境變化逐漸顯現,這些人也會在內地混不下去。
也就是早期行業差距導致地位分化,使得港臺明星在內地有著巨大優勢。
上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港臺明星憑藉影視作品在內地市場佔據主導地位。
例如劉小慶、李連屆等內地演員早期在港片拍攝中遭遇待遇不公,反映出當時行業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