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娛之我是一名歷史片導演

第104章 選角結束

很早之前,於榮胱就在港圈混了,但演的角色都是反派,形象也差不多被固定。

出道這麼多年,拍了80多部電影、40多部電視劇,堪稱是“內地硬派小生”第一人。

但就算如此拼命,於榮胱好像很少演主角,更沒有像李連屆那樣成為巨星。

於榮胱第一部電影演的就是一個大反派。

《木棉袈裟》中,他飾演一個頭號反派了空大師祁天遠。

雖然是個大反派,但他一身乾淨利索的打戲,加上多年磨練的演技,讓他一舉成名。

隨後就南下香江發展,成為一個武打明星。

在香江發展的數年中,于于榮胱拍攝近50部影片,燃燒青春。

這麼多作品,讓觀眾發現於榮胱簡直是能文能武,正反派通吃,亦正亦邪全能演。

尤其是那些奸詐狡猾、冷麵逼人,又武功高強的反派角色,而且從不用替身。

而他較為經典的一部影片,當屬和李連屆合作的《給爸爸的信》。

與李連屆的對打戲,一度蓋過了李連屆的風頭。

大反派甫光一角,讓人至今難忘,堪稱“壞蛋”中經典的“大壞蛋”。

之後《衝鋒隊怒火街頭》中飾演的悍匪教授,那神經質的表演,風頭甚至又蓋過了主角。

讓‘教授’一角成了最經典的反派大佬。

程勝選他演張寶,也是看中了於榮胱這一點。

歷史中張寶不算什麼好人。

從性格上看,張寶既有著反抗壓迫的勇氣和決心,敢於向強大的東漢王朝發起挑戰,這體現了他不甘於現狀、勇於改變命運的一面。

但同時,他也有著農民起義軍將領的侷限性。

在取得一些小勝利後,容易滋生驕傲自滿的情緒,對局勢的判斷出現偏差。

而且,黃巾軍內部在發展過程中也逐漸暴露出組織鬆散、紀律不嚴等問題,張寶作為重要將領,未能有效解決這些問題,這也為黃巾軍最終的失敗埋下了隱患。

而且,歷史中張寶在作戰過程中展現出一定的殘酷性。

殺俘虜。

不錯,投降的官兵,張寶都會選擇幹掉。

張寶可以說是搖擺在正邪之間。

於榮胱也是屬於這種氣質,跟張寶這個人物非常貼合,這也是程勝選他的原因。

男二號定下來之後,除了男主張角之外,還有一個角色沒有確定演員,那就是董卓。

《三國演義》小說及影視作品中,董卓被塑造為身形肥胖、面容兇悍的暴君形象,但歷史記載中其外貌並無明確肥胖描述,存在文學加工痕跡。

《三國演義》描述董卓為“肚滿腸肥、腹大臃腫”,行動笨拙,死後屍體油脂甚至被用作燃料燃燒數日。

《後漢書》《三國志》等史料未明確記載董卓體型,僅提及他早年“粗猛有謀”的軍事才能。

東漢王粲《英雄記》最早記載董卓“素肥”,死後臍脂燃燈數日。

這也許就是《三國演義》中董卓被塑造成肥胖的原因。

模擬面板給的劇本中董卓也是肥胖,看來文學作品也不算誹謗董卓。

按照角色的體徵,來參加試鏡董卓的人,沒有一個是特合這個角色。

畢竟娛樂圈肥胖的演員太少了。

因為人太胖,很難在看臉的娛樂圈混出頭。

其實有一人非常適合演董卓,那就是香江演員鄭澤士,他身上有一股‘粗猛有謀’的梟雄氣質,跟劇本中董卓非常相似。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