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困於瓶頸的修士,更是感到瓶頸鬆動!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隨著經文誦唸,老子身周浮現出混沌初開、清濁分離、萬物化生的宏大異象!
這並非幻術,而是他以無上道境引動大道本源顯化的真實景象!
無數修士沉浸其中,感悟著天地開闢、萬物起源的玄奧。
“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老子語氣平和,闡述著“有欲”與“無慾”兩種心境對體悟大道的作用。
他拂塵輕揮,虛空中自然衍生出無數玄奧的軌跡,或繁複如星河運轉,或簡潔如一縷清風,皆是“妙”與“徼”的具現化。
許多修士看得如痴如醉,對自身功法的理解豁然開朗。
講道漸入佳境。
老子並未逐字逐句解讀,而是提綱挈領,以《道德經》核心章句為引,結合天地自然、陰陽變化、乃至清源天本身活躍的大道法則,深入淺出地闡述著“道”的玄妙。
*講“上善若水”:他隨手引來一道清源天的靈氣長河,水流在他指尖化作各種形態,時而柔韌如絲,時而剛猛如劍,時而滋養萬物,時而滌盪汙穢。
他闡述水之“七善”,將其引申為修行者應有的心境與處世之道。
講“道法自然”:老子指向天空中自然流轉的法則之鏈,指向清源天萬物生髮、和諧共生的景象。
“不妄為,不強求,順應天道,方是修行正途。”此言一出,許多曾經急於求成、甚至修煉了隱患頗多魔功的修士,頓感冷汗淋漓,幡然醒悟,道心上的塵埃被滌盪一空。
講“反者道之動”:他以陰陽魚圖演化盛衰、生死、強弱之轉化,闡述物極必反、否極泰來的大道至理。
一些壽元將盡、心灰意冷的老修士,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之光,對“死中求生”有了新的感悟。
講“無為而無不為”:老子著重強調“無為”並非不作為,而是不妄為、不強為,以順應天道的方式達到“無不為”的境界。
他結合自身坐鎮兜率宮,以道韻共鳴天地、教化萬靈的方式為例,闡述其中蘊含的宏大力量與智慧。
陸淵留在清源天的幾道化身虛影,也微微頷首,露出深以為然之色。
隨著講道的深入,整個清源天異象紛呈:
天花亂墜,並非真正的花,而是由純粹道則和靈氣凝結的光點,如同金色的細雨灑落,融入聽道者體內,滋養其肉身與元神。
地湧金蓮,白玉道壇周圍,乃至整個道源核心區域,虛空生蓮,朵朵金蓮綻放,散發出寧靜心神、啟迪智慧的清香。
紫氣浩蕩,兜率宮引來的先天紫氣愈發濃郁,化作一片紫色的海洋,將整個講道區域籠罩,身處其中的修士感悟速度倍增。
道音和鳴,天地間自然響起玄妙的道音,與老子講道之聲相和,洗滌神魂,助人悟道。
眾生百態,各有所悟。
如青牛,眼中神光湛湛,對自身法則有了更清晰的方向,氣息愈發凝練深邃。
許多人當場盤坐突破,氣息節節攀升,道境飛速提升,瓶頸在老子大道真言下如同薄紙般被捅破。
一些年輕天驕根基被無形夯實,對大道本質的理解遠超同齡人,未來潛力無限。許多人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彷彿脫胎換骨。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