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族在晶壁繫世界

第371章 唯物扭曲

但如今不同了,基本元素納入蟲巢意志,導致施展魔法的難度大幅度下降。

只需要很少一部分突變就能換回來極大的戰力。

而且,“物質”加入蟲巢意志後,蟲巢意志中自然也需要出現代表這部分“物質”的派系。

已經可以預見,元素蟲群必將崛起……

不過如今的純粹蟲巢中,施法者還僅有這些晶化工蜂。

隨著高塔的聳立,下方的血肉組織隨之攀附。一些巢蟲飛翔著拉出絲線。讓菌毯組織依託高塔間的纖維網形成薄膜、再一點點礦化,構成骨質高牆。

如果將視野進一步拉昇的話,就能發現在高牆的極遠處,還和另外兩面高牆相接,形成三個標準的120度角。

再遠一些,則能發現整片菌毯上密密麻麻的佈滿了由高牆構成的六邊形格。

蜂巢狀蟲巢。

這是一種古老但經典的巢穴結構,六邊形在結構穩定和材料節省上都有著極高的優勢,每一格都有著一套以孵化場為核心的建築器官,也正好符合蟲巢意志架構。

不過,這依舊是一種落後的結構。

蟲群之中並不缺乏全由有機質體構成的世界,空投蟲巢、大阿圖因蟲巢,還有主宰的腹囊蟲巢都是這種型別,但它們都沒有采用這種六邊形巨型骨架結構。

這是因為有扭曲核心和漂浮腔調整重力,大多數時候不需要考慮荷載問題。

魂淬骨架超越物質極限的強度,也使得即便極少數需要考慮負荷的時候,憑藉纖細的骨架也能輕鬆支撐起重量,根本不需要構建如此龐大的牆體。

之所以應用蜂巢結構,其主要原因便是純粹蟲巢並沒有大規模應用魂淬,哪怕魔法也只是用以輔助生產,而不是作為重要支撐。

總的來說,超凡力量在這個世界的佔比並不高。

這當然不是因為蟲群預判到了秩序會抹除抗扭曲規則。

在純粹蟲巢建立之初,這裡也應用著各種超凡突變,會變成如今的模樣,純粹是環境因素……

嗡——

就在骨牆愈發高聳之際,一場小型星震突然襲來。

卻並沒有引起規則震盪,與之相反的,“物理規則”被加強了。

晶化工蜂身上的閃光熄滅,在魔法下懸浮的漿液從天空墜落,但在魔力作用下粘合的高塔卻並沒有倒塌——元素的特性並沒有發生變化,只是生命體和元素間的聯絡被斬斷了。

與之相應的,自然之力也消失了、一些小規模的臨時魂淬當場瓦解、就連靈魂深淵的運轉都出現了片刻凝滯。

所有的超凡力量全都停息了。只有整個世界最核心的扭曲結節,依靠大量高階靈魂強行保證了原有效率。

這是世界超意識體的反向展開的緣故。

如果按照地精的理論,世界超意識體是一切靈魂結構在次維度上的投射;如果按照傳統巫術的認知,世界超意識體則是包括人類、精靈、魔獸、叢林、山川、海洋……等萬物萬靈的渴求交匯。

無論哪種解釋,它都是世界運轉的重要支撐。在星辰還未誕生的紀元,就是世界超意識體維持了基本的物質規則。

或者說,超凡中的“凡”和扭曲現實中的“現實”其實就是由世界超意識體定義。

萬靈意志的混沌集合是何等宏大?

只是因為世界超意識體的映照,和物質世界並不在同一維度,經過世界壁壘的消解後,只剩下了少許扭曲力量落入物質維度。

而如今,卻出現了一個打通現實維度和世界超意識體的通道。

這也是純粹蟲巢的特殊之處。

無論是禁咒也好、真理機器也好,甚至是最普通的先知,對世界超意識體的聯絡都是單向的。而蟲群的這種“拿世界當通道”的方式卻是雙向的,不僅連上了世界超意識體,也將世界超意識體的力量拉到了物質維度。

因為過於混沌的原因,很難測算世界超意識體的具體扭曲強度。

但至少可以確定的是,在其波動峰值,扭曲強度是超過十三階的——皇帝的靈魂結構本質上就是透過對世界超意識體結構的觀測而“領悟”出來的。

而十三階扭曲力量,是能夠無視空間與世界壁壘的。

只要稍加引導,就能將這種“唯物扭曲”投放到晶壁系的任何一處……

…………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