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梯來到四樓,顧辰安跟隨著袁老爺子的步伐,一前一後走出電梯間。
一出電梯,映入眼簾的是成千上萬冊書籍。這裡分為上下兩層,用一整層樓改造的。與其說是書房,不如叫藏書閣更為合適。
上層鎖著的是袁氏族譜,古籍善本、名貴字畫。下層就是收藏的普通書籍和藏品。
袁氏族譜是現如今現存最為清晰、最為完善、也最為久遠的族譜,沒有之一。
因為族譜、古籍善本、字畫的緣故。袁紓從記事起,就發現家中常常會來陌生人。有電視臺的,科研的,考古學家,民俗學家,還有收藏家。
他們有些是來研究字畫,有些是來借閱資料,有些是來研究族譜,還有些是想來求買字畫的。
甚至還有導演找上門,想拍紀錄片,都被袁老爺子一一回絕了。
顧辰安剛走進書房,一眼就看到了不遠處的棋盤,頗有幾分興趣。
袁老爺子站在他身邊,“來一局?”
樓下客廳裡。
袁紓心情有些鬱悶,又被父母夾在中間各種追問。只好簡單說一下顧辰安的人、工作、家庭。
至於顧家那盤根錯節的關係,就被她一筆帶過,只說是大家族,人比較多,但是平時不在一起住。
袁紓堅定地告訴父母,自己做這個決定絕非兒戲,希望他們能支援。
聽完,袁爸爸眉頭一蹙:“等等,你說他在什麼單位?”
“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
“航天研究院?研究載人火箭?”
袁紓搖了搖頭:“不是航天,他們單位極為嚴苛的保密政策,所以我也不太清楚。”
袁士林和黎娟面面相覷,雖然心有疑慮,但也沒有再追問下去。
突然,門鈴響了。
原本在廚房忙著的劉姨準備出來開門,被袁紓攔住了。
“劉姨,我來開門。”
劉姨是袁家請的月嫂,平時主要負責家裡的衛生清潔和做飯。
袁士林和黎娟在家的時間不算多,袁老爺子年紀也大了,需要有個人在家裡照顧。
還有個管家李叔,平時主要負責管理大小事務,還有花園泳池維護之類的。
另外還有個鐘點工阿姨,一週來兩次,主要是協助劉姨打掃衛生的。
門剛開啟,袁紓就看見莫叔和一地的禮品在面前。毫不誇張,莫叔兩腿邊上圍滿的東西。
“莫叔。”
“夫人,來的路上耽擱了一下。這些都是少爺提前準備的,您看放哪合適,我給您提進去。”
莫叔在袁士林黎娟夫婦面前,使用的敬語。
見袁紓半天沒反應。
莫叔又問了一遍:“夫人,這些東西需要放在哪裡?”
袁紓趕緊應道:“莫叔,進來吧,先隨便放。”
她側了側身,讓莫叔把東西都搬進屋裡,來回幾趟,才拿完。
放下東西后,莫叔就離開了,一刻也沒停留。
真的是來去匆匆。
袁紓把東西一件件開啟,發現除了酒水茶葉,文房四寶,還有兩套千萬級別的女士首飾,一塊千萬級別的男士腕錶,一對清乾隆時期的花樽和一尊精美翡翠佛像。
古董袁紓不瞭解,但是那筆墨紙硯她可認得。端硯、徽墨、湖筆、宣紙,中國頂級文房四寶。
她記得十六歲生日那天,袁老爺子送給她一塊小小的徽墨和一根湖筆。就那兩指寬的小小徽墨,價值就高達七位數。
如今,在他們面前卻整齊擺放著十塊。再就是那筆紙硯,單拿任何一樣出來,都價值不菲。
“小紓,剛剛那位是?”黎娟看著眼前的東西,不由一問。
“莫叔,他的司機。”袁紓心不在焉地應了一聲。
袁士林冷不防發出一聲質疑:“出門隨身帶司機,現在當科研人員這麼賺錢嗎?”
“爸爸,您說什麼呢!”
“......”
時間一分一秒流逝。
餐廳裡,劉姨已經做好一桌子佳餚,就等大家上桌。
客廳裡,袁紓如坐針氈,她恨不得現在就衝上樓去看看。
黎娟看著女兒的這副模樣,覺得莫名好笑。想想之前何山林,她也沒這麼緊張,看來自己這女兒是真栽人家身上了。
袁士林沒想那麼多,只是收起手上那份教育報放到一邊,看著她說:“你坐下吧,你爺爺不會把他怎麼樣的。”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