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
西北戈壁深處的絕密基地內,灼熱的夏風捲起沙粒拍打在鉛灰色建築群表面。
彭林站在環形實驗大廳中央,身後是三層樓高的快堆模擬裝置骨架,鈦合金管道在防爆燈下泛著冷冽藍光。
他正在主持快堆模擬裝置的建設。
快堆模擬裝置是第四代核電站研發的核心實驗平臺,用於在真實工況下測試關鍵技術的可行性與安全性。
而且彭林透過模擬裝置開展“快堆技術菁英班”的實踐教學,讓學員在模擬事故中掌握應急處理能力,防止真實突發事故的產生。
簡單來說,快堆模擬裝置是第四代核電站從理論走向工程應用的必經橋樑,其作用涵蓋技術驗證、人才培養、風險控制三大領域,最終目標是實現鈉冷快堆技術的自主可控與商業化落地!
這是一條第四代核電戰建設落地的必經之路!
“啟動氬氣置換程式!”
彭林的聲音在密閉空間內迴盪。
三十名身著銀色防護服的技術員立即奔向各自工位,手套與按鍵接觸發出細密的“滴答”聲。
隨著主控臺綠燈亮起,液態鈉儲罐的真空閥門緩緩開啟,超純氬氣如銀色洪流湧入管道系統,將最後的水分子徹底驅離,這是防止鈉水反應的關鍵步驟。
彭林快步走向核心艙,指尖劃過剛完成熱擴滲處理的316不鏽鋼管。
奈米級碳化鉻塗層在顯微鏡下呈現完美的晶格結構,能抵禦600℃高溫鈉腐蝕四十年。
他彎腰檢查雙層管密封介面時,防護服內的通訊器突然傳來急促彙報:“彭總師!中子遮蔽層碳化硼複合材料已就位!”
實驗場東側,起重機正吊裝直徑五米的複合遮蔽體。
碳化硼顆粒在不鏽鋼基體中形成分形結構,像黑曜石般吸收著輻射監測儀發出的測試中子束。
彭林注意到吊裝角度有0.5度偏差,立即打出手勢叫停:
“重新校準!這關係到堆外結構材料的中子注量控制!”
突然,警報聲撕裂凝重的空氣。
B區鈉泵壓力錶劇烈跳動,模擬洩漏的紅燈瘋狂閃爍。
彭林一個箭步衝至應急控制檯,在輻射防護服限制下仍以驚人速度輸入隔離指令。
當備用鈉迴路啟動的嗡鳴聲響起時,大屏顯示故障已被控制在直徑0.3米的惰性氣體屏障內,雙層管設計正發揮預期作用。
深夜的除錯間裡,彭林面前的大螢幕展示著軸向分割槽堆芯的流體力學模擬。
他手指輕點,液態鈉的流動軌跡立即最佳化出更均勻的溫度場。
窗外,第一縷晨光穿透防輻射玻璃,將快堆裝置的輪廓鍍上金邊,這座凝聚著第四代核電站核心技術的龐然大物,正在中國西北的荒漠中悄然成型。
而恰在此時,彭林也接到了另一條好訊息彙報,經過數年的艱苦建設後,龍國投資了數百億美元的墨脫水電站終於取得了階段性重大成果!
大壩、引水隧洞、廠房等核心工程,全部都完成了第一階段的建設任務!
彭林在將快堆模擬裝置的建設工作簡單交代一番後,便火速乘坐專機前往了藏區!
……………………
雅魯藏布江峽谷間,晨曦刺破雲層的剎那,高達185米的混凝土雙曲拱壩如巨龍脊背般矗立於天地之間。
壩體表面未乾的水泥蒸騰著白霧,與江面升騰的水汽交織成千米紗帳。
彭林與徐永安元帥在同一天趕到墨脫水電站的工程建設所在地,兩人皆被如此壯麗的工程所震撼!
在巨量的資金和舉國之力的支援下,墨脫水電站工程幾乎一天一個進度!
自針對白象國的自衛反擊戰過後,彭林已經數年沒有再來過藏區,這裡的變化堪稱天翻地覆!
彭林與徐永安元帥乘坐的軍用直升機掠過雅魯藏布大峽谷時,舷窗外的景象讓他瞳孔微縮,曾經被視為\"人類工程禁區\"的絕壁間,如今盤踞著一條鋼鐵巨龍!
直升機下降時,螺旋槳捲起的狂風中,彭林看見三條不同海拔的盤山公路如DNA螺旋般纏繞山體!
最下層是雙向六車道的過載公路,數百輛運載盾構機部件的重型卡車正蜿蜒前行!
中層懸挑式高架鐵路橫貫峽谷,電氣化接觸網在陽光下泛著銀光!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