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龍國工業發展最困難的時候,是誰同意的將精密機床和電子元件出口給龍國?”
“也是商務部!”
“所以如果論責任的話,商務部和財政部比我們五角大樓的責任要更大!”
五角大樓防長怒目而視,毫不客氣的反擊道。
“夠了!”
“現在不是爭吵的時候,而是想辦法如何遏制龍國在經濟領域的崛起!”
“現在哪怕是贏得了與毛熊帝國的冷戰,我們也會迎來一個比毛熊帝國更強大的對手!”
“甚至我嚴重懷疑如果毛熊帝國倒下,龍國作為鄰居,有可能從其中獲利比我們更大!”
漂亮國總統冷視所有官員,要求他們立即結束爭吵!
“在軍事上,必須加速與島國、泡菜國、菲猴國等簽訂《共同防禦條約》,強化亞太同盟,組建太平洋版本的《北大西洋公約》!”
“在能源和金融上,現如今龍國在大力搞核電技術,這與很多中東國家的能源發展策略背道而馳,可以拉攏一些中東國家破壞龍國在海灣地區的佈局……”
漂亮國總統看向眾多高官,向眾人宣佈自己的計劃。
在新一年裡,漂亮國這個龐大的全球超級大國要迅速地戰略轉向,從與毛熊帝國的冷戰對抗中抽身,轉而全力的遏制龍國的發展!
……………………
1985年3月,龍國大地春雷乍響。
隨著《國家核電發展綱要》正式頒佈,一幅史詩級基建畫卷在960萬平方公里國土上轟然展開!
隴海鐵路複線上,一列裝載著直徑8米反應堆壓力容器的專列正以80公里時速劈開晨霧。
車頭噴塗著“核電特運“的紅色徽標,32組重型轉向架與鐵軌碰撞出鏗鏘節奏。
當列車駛入秦山核電站建設工地時,龍門吊的鋼索已懸垂如弓,精準吊裝這個重達400噸的“國之重器“。
而在十年前,如此龐然大物只能依賴海運,如今卻沿著電氣化鐵路網直抵內陸!
太行山腹地的盤山公路上,由36輛東風重卡組成的車隊正蜿蜒如龍。
每輛車都載著鋥亮的蒸汽發生器模組,防雨布在風中獵獵作響。
當車隊穿過新竣工的終南山隧道時,“北斗”定位系統將實時座標傳回北京排程中心,這條橫貫東西的G65高速公路,將原本15天的運輸週期壓縮至72小時。
沿途服務區裡,司機老張擰開保溫杯感慨:“當年建個什麼專案,咱們車隊光在蜀道就折騰了半個月!“
“以前我還覺得國家把大筆的錢都用於投資建設公路、鐵路幹什麼,這些又不能吃飽飯!”
“現在隨著咱們龍國經濟的騰飛發展,我才體會到國家的高瞻遠矚……”
長江畔的蕪湖造船廠內,電弧光將夜空照如白晝。
這裡正在批次預製核島鋼製安全殼,全自動焊接機械臂沿著數控劃線精準遊走。
完工的模組將透過新開通的皖江公鐵兩用橋,以“搭積木“方式運往黃山、九江等12個建設站點。
總工程師指著進度表對央視鏡頭說:“標準化構件讓工期縮短40%,這要歸功於全國統一的過載交通標準!“
珠江三角洲的晨曦中,世界最大噸位的“天鯨號“半潛船正緩緩下沉。
它剛從大連港運來整座汽輪發電機組,此刻在黃埔港完成浮裝作業後,將透過新疏浚的西江航道逆流而上。
與此同時,8架運-20運輸機編隊掠過瓊州海峽,機艙內是給海南昌江核電站特供的耐腐蝕鈦合金管道,這種多式聯運模式,讓最偏遠的建設現場也能48小時內獲得關鍵部件。
在賀蘭山下的戈壁灘,三萬建設者正同時展開作業。
來自青藏鐵路的鋪軌班組、參與過墨脫水電站的混凝土工、還有培訓結業的退伍汽車兵,他們的安全帽在探照燈下匯成彩色海洋。
當第一罐混凝土在電子倒計時中注入基座時,現場廣播響起《咱們工人有力量》的旋律,這些曾締造過墨脫水電站,國家公路鐵路網的雙手,如今正以更高效率編織核電經緯。
鋼鐵長龍在神州大地上奔騰不息,每一條新鋪設的鐵軌、每一根架設的電纜、每一車澆築的混凝土,都在訴說一個真理:當超級工程遇上基建狂魔,龍國速度永遠能創造新的神話!
前幾年龍國鋪設的公路、鐵路等基建工程,在此刻徹底的彰顯出它的作用!
隨著100座核電站專案啟動,龍國所有道路上都開始奔騰不息的運載著零部件和工程所需的材料!
原本可能五六年才能完成的專案,如今在完善的基礎設施支援下,或許兩三年便可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