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78,為國鑄劍

第333章 JF-12激波風洞的強大!

第一秒,墨脫水電站12號洩洪閘門突然關閉,截流的40萬立方米江水瞬間轉化為電能,透過超導電纜直輸風洞!

第二秒,蓄壓艙內氫氣與氧氣爆燃,激波在電弧加熱下膨脹成攝氏8000度的等離子體洪流!

第三秒,殲-35模型被銀色激波吞沒,機翼前緣的奈米級壓力感測器陣列亮起密集光點,在螢幕上炸開資料瀑布!

這一刻,彭林和沈飛的總設計師皆用一種無比緊張的心情緊盯著旁邊的大螢幕。

殲-35全尺寸模型的測試資料正以每秒TB級的速度重新整理!

馬赫數12的等離子激波在螢幕上撕裂出銀色軌跡,機身表面數萬個壓力感測器亮起密集光點,勾勒出氣流撕扯戰機的每一處細節。

很快,關於殲-35機身的風洞試驗資料顯示了出來!

【跨音速顫振:機翼振幅<0.3毫米(優於設計指標50%)】

【隱身效能:雷達散射截面(RCS)0.001㎡】

【熱障突破:鈦合金蒙皮在12馬赫下僅升溫220℃】

從氣動佈局和隱身效能等幾個資料來看,沈飛已經在殲-35機身上成功完成了設計指標。

但是彭林卻緊緊盯著其他資料,尋找著沈飛的設計漏洞之處,及時進行查補!

“停!”

彭林突然抬手,鐳射筆指向進氣道唇口的渦流分離區。

技術員立即調取中子成像圖,果然顯示DSI鼓包處有0.3毫米的激波擾動。

“修改鼓包曲率,用拓撲最佳化演算法生成新三維模型。”

“我要你們參考“超音速面積律”,把機身截面積分佈壓進這條曲線!”

彭林立即指正說道。

沈飛的設計工作雖然已經非常用心,但是對於這些失誤和遺漏,彭林卻也毫不客氣的指出和批評!

畢竟這可是國之重器!

軍工設計和研發工作中,從來不會講究什麼人情世故或者顏面!

如果今日彭林作為殲-35總設計師將沈飛研發的戰機氣動外形驗收透過,那麼他日戰機生產出來,那就是在拿空軍戰士的生命開玩笑!

更是拿整個國家和民族的安危開玩笑!

所以,軍工容不得半分的馬虎。

“記一下,我做以下幾部分調整,重新進行風洞試驗!”

“第一進氣道唇口曲率半徑增加15%,抑制激波分離!”

“第二,機翼邊條前緣後掠角從42°調整為48°,最佳化跨音速升阻比!”

“第三,垂尾外傾從25°增至28°,降低側向雷達反射!”

彭林繼續說道。

不過聽到彭林的話語後,沈飛總工程師卻略顯猶豫起來。

“彭總師,這樣會犧牲部分亞音速機動性……”

他不禁有些遲疑的說道。

彭林的方案雖然可以增強殲-35戰機的隱身性和超音速飛行能力,優點非常的明顯。

但是在亞音速常規飛行時,機動效能將會被衰減。

“用向量噴管補足亞音速的機動性!”

“我會調整殲-35戰機的航空發動機,其三元軸對稱向量噴管能在0.1秒內偏轉20°,足夠彌補氣動損失!”

彭林向其解釋說道。

“什麼?”

“殲-35的航空發動機是用上向量噴管技術?”

沈飛總工程師在聽到這個訊息後,立即驚喜出聲。

同時,他也明白了彭林做出這些調整的原因所在。

如果殲-35發動機應用了向量噴管技術,再加上彭林所做出的氣動外形調整,那殲-35無論在亞音速、超音速飛行的機動性以及隱身效能上,都將做到堪稱完美!

這將絕對是一架震撼全球的隱身戰機!

接下來,彭林繼續檢查殲-35的機身設計。

他突然俯身,指尖敲擊座艙蓋邊緣的菱形接縫:“這裡!電磁波衍射峰值超標30%!”

技術組放大掃描,果然發現接縫處形成振腔效應,在X波段產生強烈回波。

“用奈米級導電膠填充縫隙,表面再鍍一層氧化銦錫薄膜。”

彭林抓起座艙蓋樣本,鐳射筆在邊緣劃出金線,“讓隱身塗層和結構件形成連續導電體,徹底消除階躍反射!”

在彭林參與到殲-35戰機的研發後,整個殲-35全球首款四代隱身戰機專案以一種難以想象的速度被快速推進!

距離首飛越來越近!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