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民國:包國維的肆意人生

第41章 相談甚歡

李根源微笑點頭,覺得包國維的話深合其意,說道:

“可是如今世人狂昧,說什麼孔孟之道盡是吃人禮教,一心想著全盤xi化,廢除漢字,他們可知漢字乃民族魂魄。”

包國維應和道:“大師所言極是,倘若一個民族連自己的文字都廢除了,那與自斷脊樑有何區別。”

李根源欣慰,呷了一口清茶,說道:“包同學有此番覺悟,吾之幸甚。”

又說道:“我的好友章太炎去年遷居蘇州,創辦‘章氏國學講習會’,旨在弘揚傳統文化以抵禦新文化運動的衝擊。明日他會在錦帆路舉行講習,包同學可有興趣參加?”

包國維心中一動,章太炎大名如雷貫耳,那可是無出其右的民國學術大師。

他精通經學、史學、文字學、音韻學,開創“章黃學派”影響深遠。

就連黃侃、錢玄同、魯迅、周作人等人都是他的弟子。

而且他一生致力於反清革命,北洋年間痛斥保皇派。

提出“革命非天雄大黃之猛劑,而實補瀉兼備之良藥”,轟動一時。

辛亥革命後,又反對袁世凱專制,1913年發表《討袁世凱檄》。

痛斥袁氏“背叛共和”,遭軟禁三年,至袁死後獲釋。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通電譴責日本侵略,呼籲團結抗日。

孫中山稱其為“革命先覺”,魯迅贊其“先哲的精神,後生的楷模”。

包國維心想穿越到這裡來,能有機會見一見章太炎也就不枉此生了。

包國維連忙說道:“學生久仰章大師大名,早有一睹風采的打算,明日一定前去學習。”

李根源又和包國維詳細的聊了新文化運動的利與弊,楊鳳儀在一旁聽得出神,卻難以插嘴。

他雖然畢業於聖約翰大學,但是修的是財經系,從來沒有深度思考過這場運動的本質。

兩人藉著話題延展又聊到了如今的抗日局勢,李根源說如今國內時局動盪,日本趁機蠶食國土。

試圖透過政治施壓和軍事威脅逐步控制華北五省,使其成為“第二個滿洲國”。

包國維表示日本是狼子野心,妄圖吞我泱泱中華,殊不知我國地大物博,戰略縱深極廣。

而且我們是正義的一方,雖然現在敵強我弱,只要在戰略上採用持久戰的方針。

透過長期的作戰,逐步削弱敵人,轉劣勢為優勢,變被動為主動,最後我們終會贏得戰爭的勝利。

李根源聽得連連點頭,稱讚道:

“而今國內上下洩氣者眾,包同學此番言論真是給全體軍民打了一針強心劑!”

包國維心想,前世還好研究過教員的《論持久戰》,今天算是學以致用,佛前獻花了。

楊鳳儀在一旁聽得目瞪口呆,沒想到這包國維不但文學出採,戰略眼光也是這麼獨到。

難怪姑父收他做義子,現在又深受李根源青睞,我與他差之遠矣,不禁暗歎。

兩人就這樣暢聊了三個小時,說到金融方面,楊鳳儀偶爾插嘴。

但仍覺得包國維深不可測,似乎金融方面的知識比自己這個科班出身的還要濃厚。

最後李根源說道:“包同學學識淵博,李某很是佩服,但你豈知讀書人當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