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國維見招拆招,冷靜地回道:
“這位小姐問得好!1919年北平女學生剪髮遊行時,舉的標語是《詩經》裡的‘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你看,兩千年前的詩歌,反成了新時代吹響自由的號角。”
包國維轉而看向眾人,面色凝重地說道:
“真正的惡魔不是漢字與孔孟,而是把《論語》當鎖鏈、把科學當神像的偏執狂!”
那女生憋紅了臉,不知道如何反駁,包國維這招借力打力,以夷制夷直接讓她亂了方寸。
顧明璋忽然冷笑道:“包同學既然推崇孔孟,可知尊師重道四個字的意思?”
顧明璋的意思只有包國維明白,因為顧明璋是他名義上的老師。
包國維竟然當眾駁斥他,明顯違背了孔子提出的“尊師重道”四個字的精神。
那女生也忽然想到了什麼,情緒激動道:
“包先生既然反對新文化運動,那你所載的《多情劍客無情劍》為何要用白話文寫就?”
包國維不卑不亢,提高聲音道:
“傳統不是裹屍布,西學也不是救世主!若按諸君邏輯,李根源該被唾棄,可他既辦新式學堂又保歷史碑刻;章太炎罵袁世凱時,用的可是諸子百家的雄辯術!諸位要砸的究竟是枷鎖,還是自己的文化脊樑?”
包國維的回答擲地有聲,禮堂內鴉雀無聲,李根源與章太炎看著眼前這個舌戰群人的少年,面面相覷,心中欣慰,不住點頭。
章太炎說道:“這位包同學,你的觀點很有意思,要不你上來向眾人詳細闡述一下你對這場運動的看法如何?”
包國維見章太炎竟然主動邀請自己上臺演講,十分榮幸。
便昂首挺胸,大踏步來到演講臺上,先對李根源與章太炎鞠躬,轉而又對臺下人鞠躬。
他穿著中山裝,戴著學生帽,站在演講臺中間,筆直如松,背後坐著的是章太炎與李根源。
禮堂的燈光蒼白銳利,包國維目光所及,臺下人頭攢動,人影重重,成百上千雙目光聚焦於他身上。
“承蒙章太炎大師看得起,讓無名晚輩說說自己對於這場運動的看法。”
“既然我敢站在了這方演講臺上,那我就斗膽說幾句,淺嘗輒止,權當是拋磚引玉。”
臺下落針可聞,都想聽聽這位新晉揚名的白話文小說作者對於這場運動的看法。
“正如我剛剛所說,傳統不是裹屍布,西學也不是救世主!”
“我們應當批判性地吸收外來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對於我們的傳統文化亦是如此。”
“文化革新不是砸城牆,而是修城門,該破的破,該守的守。”
顧明璋忍不住問道:“那什麼地方該破什麼地方該守?”
包國維的演講被打斷,卻並不生氣,指了指顧明璋,對眾人說道:
“大家可能有所不知,這位顧明璋老師乃是學生在志誠中學的算學老師。”
“剛剛我在臺下的時候,顧老師問我‘尊師重道’是什麼意思,但我想說的是,孔老夫子同樣說過:‘當仁,不讓於師。'”
“中國乃禮儀之邦,‘尊師重道’四個字該守。但是為了‘尊師重道’卻使發表自我觀點的權利被剝奪,就該破。”
“孔老夫子提出的‘當仁,不讓於師。'恰恰就是為‘尊師重道’這四個字作補充!”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