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威懾麼我們就沒有這麼多神明呢,要不然我們也會擁有許許多多美味可口的食物,而不是天天像馬兒一樣吃草。”一個帶著眼鏡留著短髮的小男生嘀嘀咕咕的說道。
“喬治,你不能把我們的文化套用在華夏身上,華夏和咱們的文化有很大的差別。”
“華夏的神話和北歐神話、希臘神話有些相似,他們有眾多的神明。”
“比如北歐神話中掌管愛情的神是佛蕾亞,希臘神話中掌管愛情的神是阿佛洛狄忒。”
“不過與我們西方是女性神明的愛神不同,華夏的愛神很有意思,他是一位一手挽著紅絲,一手攜杖懸婚姻簿,童顏鶴髮的老者,華夏人稱他為月老。”
“而且他的法器更是神秘,被稱為‘姻緣簿’。”
“他會根據‘姻緣簿’上的名單,將婚姻命定的男女用紅絲線系足,從此無論如何他們都將成為夫妻。”
艾爾伯特一邊解釋華夏的愛神‘月老’,一邊拿起被叫做‘蛙魚’的食物。
第一次食用,艾爾伯特用勺子小心翼翼的掏了一點點放在嘴裡,只是一瞬間,舌尖的味蕾被美食俘虜,開心的眼睛也眯成了一條線。
“哇嗚,好酷啊!!!”
“佳怡,你們還有別的神麼?”
第一次聽到與西方截然不同的神話人物,小老外們好奇心爆棚。
“當然,比如掌管河水的河神,掌管四方水域的神龍,掌管...”
“好神奇啊,不過好可惜這些都是神話傳說。”
喬治先是一臉的神往繼而嘆息著搖了搖頭。
“No,我們的神明並不只是神話故事,也有很多很多的神明都是有據可查。”
“比如炎帝神農氏,相傳他是我國上古時期部落聯盟的首領。”
“神農氏發明了耒耜(一種農具),並教導人們如何種植五穀,這標誌著人類從原始狩獵採集生活方式向農耕文明的轉變。”
“神農氏嘗試各種草藥,透過品嚐百草來尋找治療疾病的辦法,這一行為開啟了華夏的藥學傳統。”
“為了表彰神農氏為華夏先民做出的貢獻,神農氏被尊為炎帝。”
“我還以為東西方神話故事裡的神明都是虛構的呢,原來華夏人還可以成神啊?”勞拉傻乎乎的說道。
“當然,這也是東西方文明的不同。”
“在西方,神明都是天生的。”
“而我們的東方神明,在成神前都是人。”
“這個問題深究其內涵來講,西方講種姓制度,東方講將相本無種,出自百姓家。”
“西方國家是民族的國家,一個國家即是一個民族的代表,神話也一樣,神生神,貴族生貴族,賤民生賤民。”
“東方主要指的是華夏,華夏人有三不朽即是『立功、立言、立德』。”
“華夏供的神仙必有以上三個特徵之一,供奉老子,老子有《道德經》;供奉女媧,女媧有補天造人之功等等還有好多,就連灶王爺、土地公也一樣,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是德行。”
說到這裡,江澈又開始悄無聲息的夾帶私活。
“東、西方的神話故事,不單單是‘神是怎麼成為神’這一點不相同,在諸多的問題上也表現的各不相同。”
“上古時期地球發生大洪水,這則故事你們都知道吧?”
見眾人都點頭後,江澈這才繼續說道:“《聖經》裡記載為了懲罰墮落的人類,上帝制造了一次史無前例的大洪水。只有善良的諾亞得到上帝指點,製造了一條巨大方舟,帶著家人和一些無辜的動物從大災難中倖存下來。大雨一直下了40個晝夜,雨停後,諾亞方舟在汪洋中飄浮了整整7天,最後停泊在亞拉臘山脈。”
“華夏文明中同樣也記載了上古時期有大洪水發生。”
“在遠古時代,洪水氾濫,大地上一片汪洋,房屋被沖塌,田地被淹沒,死人成堆;人們扶老攜幼,到處漂泊逃難。堯看到人民如此受苦,心裡憂慮不安,就派鯀去治理洪水。鯀帶領大家治水,採用擋阻的辦法,哪個堤岸衝了補哪個,結果擋來擋去,這邊的擋住了,那邊的又沖垮了,勞民傷財了9年,一無所成。
堯以後舜做了部落的首領,他看鯀治水毫無起色,耽誤了大事,就下令處死了鯀,又命令鯀的兒子禹去治水。禹深知治水的事事關重大,治不好也會丟掉身家性命。可是,眼看著洪水如此肆虐,人們苦不堪言,禹就勇敢地理解了這個重任。
禹認真總結了父親失敗的教訓,感到用堵的辦法是行不通的,於是大膽地設想了一個與父親背道而馳的“治水方案--疏通河道,順其流勢,將水引走。
方案制定後,禹決定走遍天下,察清地勢,探明河道,引水下流。他帶領大批助手,踏遍了鬧水災的9個州,測量好地勢高低,分別豎立木樁作為標記。那時,大多數地方荒無人煙,禹風餐露宿,經常冒著大風大雨,在惡劣的環境中奔走。
然後,禹根據調查得來的資料,從水災最嚴重的地區開始治水。禹和大家一齊,用石斧、石刀等簡陋的工具挖河修堤。他的手上長滿了老繭,腳底長滿了腳墊,臉也顧不得洗,經常蓬頭垢面。由於長年累月地泡在水裡,他的腳指甲都脫落了,人們看到了都感動得落淚。”
“大禹治水13年,3次經過家門都沒顧得上進門看一看。第一次經過家門口,他聽到自我新生的兒子正在呱呱啼哭,妻子由於生產的痛苦也正在呻吟,他的助手都勸他進去看看。禹也多想進去看一眼啊,可是他有要緊的事要辦,怕耽誤工作,硬是沒有進去。第二次經過家門時,禹的兒子已經能叫爸爸了。小傢伙在媽媽懷裡使勁叫著爸爸,禹只是深情地向妻兒揮揮手就過去了。第三次,再經過家門時,兒子已經十多歲,他跑過去要把爸爸往家裡拉,再撫摸著兒子的頭,叫兒子轉告媽媽,等治好水後再團圓,又匆匆地離開。
13年後,禹歷經千難萬險,開溝修渠,最終戰勝了洪水的災害,促進了農業發展,使百姓能安居樂業。”
“西方認為火種是上帝賜予的,或者是“普羅米修斯”憐憫人類從神那裡偷來的,而東方則有“燧人氏鑽木取火”的故事流傳。”
“西方對神的崇拜,是盲目和畏懼的,比如崇拜太陽神阿波羅,而東方則有“夸父逐日”追趕太陽,更有“后羿射日”的神話。”
“總結這些神話故事,你們是崇拜神明,所有的物質都是神所賜予的。”
“而在我們華夏文明中,我們所擁有的美好生活都是依靠雙手奮鬥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