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澈便提議讓江波和江玲玲先坐公交回村,他自己去買年貨。
江鈴玲聽到大哥的提議立馬拖著江波上了公交車,無情的把江澈拋棄了。
現在好了,弟弟妹妹先走。他就可以到村口不遠處的小樹林再把東西取出來,還能省下不少功夫。
江澈躲在四季如春的物流園看了會書,估摸著時間差不多便回到了小樹林。拿著大包小包的年貨,向沙河村走去。
“栓子,回來過年啊。”本家三叔趕著村裡的毛驢車,滿滿登登的拉著一車年貨。
三叔本名江大橋和江大山同輩,與江澈他們家不一房。江大橋是村裡趕車的老把式,每年交公糧都是他趕車。年底置辦年貨有些會自己去供銷社,更多的還是會把錢票交給江大橋,託他一道買了。
“是三叔啊,您這是從公社回來啊。”見是江大橋,江澈隨手把手裡的提包扔到了毛驢車上。掏出煙,和江大橋閒聊著。
“去供銷社置辦點年貨,看看車裡的年貨都是咱們大隊的。”
“這些都是咱們村裡人買的啊?”江澈還以為江大橋幫別的村一起採買的,沒想到全是沙河村。
“嘿嘿,偷偷的告訴你。這些都是村裡出錢買的。”
“咱今年接的活多,村裡結餘也多。”
“村裡就開大會說,用賬上的結餘給大夥置辦些年貨。”
“今年好啊,不僅咱們木匠手藝用上了,地窖裡種的平菇也賣了好價錢。”江大橋抽著煙驕傲的說道。
“咱村今年能過上這麼富足的年,都是託你的關照。村裡人都誇獎你,有良心。”江大橋樂呵呵的拍了拍江澈的肩膀道。
“三叔,咱們村能過上好日子都是靠咱們自己的勤勞,我在中間最多算個穿針引線的活。”
“再說,我是吃沙河村的飯、喝沙河的水長大的,走到哪也是咱沙河村的江家人。”面對江大橋的誇獎,江澈連連擺手。
“唉!怪不得大家都說你好,出了大力還不居功。”
“不像村南頭的大水家的二小子,上學那會可是咱們全村人一起給湊的吃食。”
“現在到縣裡上班,他親二叔去縣城託他辦事,不僅沒答應連口飯都沒給。”
爺倆就這樣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
“栓子回來了。”
“是啊,六嬸回家過年。”進了村,家家戶戶早已貼上了喜慶的春聯。有些正在門前忙活的長輩見到江澈,熱情的打著招呼。
“五叔叔好。”
“五哥哥回來啦。”
“...”
成群結隊瘋跑的孩子們聽到江澈的聲音全都圍了上來,一個個都衝著江澈伸著手。
“你們這群皮猴子,不是歡迎我,是歡迎我兜裡的糖啊。”
“老規矩,排好隊,一人兩塊。”看著孩子們乾淨的小臉有了點氣色,再也不像之前那樣髒兮兮的掛著鼻涕。雖然穿的棉襖仍是上面哥哥姐姐退下來的衣服,可也不像之前那樣穿著補丁摞著補丁的“厚褂子”。
“快去玩去吧!”分完糖,這群皮猴子又風一樣的跑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