詭秘:星之匙

完結感言

終於完結了。

嗚嗚嗚,當打出正文完幾個字的時候我真的想要哭出聲來。

我居然真的做到了。

九十萬字的長篇構架,寫到最後,最初想要表達的主題,最初想要講述的故事,都沒有任何偏差地表達了出來、敘說了出來。

我從來沒有寫過構架這麼大,想要表達的主題這麼宏大的小說。

但是, 我真的做到了嗚嗚嗚嗚。

在幾乎等同於單機的情況下,我把這篇小說堅持的寫了下來。這簡直太不可思議了。

這本小說的成績真的很差,非常差。

在臨近完結的情況下24小時追訂只有31,單日的總體訂閱偶爾只有50左右,100以上都是罕見的高峰。

這真的太差,太差了。我一直認為, 這本書雖然有做的不好的地方,比如無法穩定的更新,比如第一卷時不夠熟練的劇情設計。

但是, 他也有不少可取之處。

唉。

至少我覺得我慢工出細活,每一卷的主題都有很好的表達,而每一卷的主題也圍繞著這本書的大主題在螺旋式攀升。

而且,除了第一卷之外,每一卷的劇情設計的都算不錯。

但是,成績真的……好差。

真的好差。

真的好差好差。

從第二捲開始,我就一直在被資料和反饋的難看給擊倒,然後休息一下重新站起來,然後又被擊倒,然後又站起來。

每一次支撐我重新回來繼續書寫的動力,就是這本書最開始書寫時的初衷。

——想要以我的方式為“詭秘”寫一首讚歌。

——以一部精心謀劃的作品, 寫出我對“詭秘”克萊恩的喜愛, 對於烏賊所構建“詭秘”的世界的喜愛。

單純的關於讚美詭秘的書評我已經寫了很多很多。

但是,寫的越多,越覺得不夠。

單純的以讀者的視角,從上帝的視角, 去讚美,去稱頌,都不夠。

詭秘結局時克萊恩實在是太孤獨,太孤獨,太孤獨了。

他是那麼溫柔的一個人。

但是,最後卻只能夠孤獨的沉睡。

身邊沒有任何一個,他不需要戴面具,就可以以真心面對的人。沒有一個能夠讓他真的完全放鬆下來的,能夠讓他感覺到安全的港灣。

他必須步步為營,他必須以自己的肩膀扛起一切。

而這都是他自己的選擇,作為克萊恩,作為守護者。

我太心疼克萊恩了。

他本來應該擁有的更多。

詭秘重複刷了很多遍,最後克萊恩的孤獨是我整本書最難以釋懷的意難平。

就連老尼爾、隊長、戴莉女士的死去,我都能夠從劇情的角度去理解,從世界的角度去理解。

但是,克萊恩的孤獨。

我接受不了。

我真的無法平靜地接受這個結局。

因此,蘇遠寧同學和《星之匙》就誕生了。

他們來到這個世界的本初目的,就是為了讓克萊恩不那麼孤獨,就是為了讓克萊恩能夠“看見”他所守護的, 他所深愛的世界。

而這本書貫穿始終的主題,也是我對克萊恩在《詭秘之主》第一部的最後所做出的選擇的……一個主觀的臆想。

我想,他能夠在和天尊的拉鋸中, 獲得勝利。

能夠甦醒。

能夠與小侄女擊掌。

能夠最終成功守護了世界。

這是因為——他的人性。

“總有一些事情高於其他。”

人類,人類的希望,人類的未來,人類所擁有的一切對美好事物的期待和奮鬥。

而這一強烈的“信念”,難道不是黑暗之中,手中緊握的通向光明和希望的“鑰匙”嗎?

這也是我所設想的,《星之匙》的其中一個含義。

當然,“星之匙”含義不只這一個。

《星之匙》作為本書的書名,主題的總結,還有第五卷的卷名,他所能夠代表的東西,敘說的東西,還有很多很多。

而正是因為他涵蓋了許多許多,無數的情感和意義。

只用語言,只用書評來描述我的情感,太過蒼白,太過無力,不足以將我對“詭秘”的喜愛、對克萊恩的喜愛、對烏賊所創造的世界的喜愛。

我才會將這本書堅持著寫了下來。

哪怕他的成績真的很差,讓我在無數個日夜裡輾轉反側,讓我自我懷疑,讓我覺得我收到的回應與付出的心血遠遠不成正比。

我也沒有放棄,也沒有敷衍,也沒不負責任,而是忠誠的,忠實的,將關於我對於詭秘的理解、我希望能夠給予克萊恩的陪伴、我希望能夠讓克萊恩看見的世界,都寫了下來。

雖然這個過程,真的很痛苦。

誠然,寫作和表達是快樂的。能夠將一切記錄下來是快樂的。克萊恩在我的筆下沒有那麼孤獨,有了可以傾訴的物件,有了可以交心的朋友是快樂的。

但是,寫作始終是為了尋找共鳴。

沒有引起共鳴的讚歌。

在獻給信仰之主的時候,是否也還是會讓人感到有所缺憾呢?

答案是肯定的。

這或許是《星之匙》寫到這裡,最讓我遺憾的事情。

可惜,這已經是現在的我能夠寫出來的最棒的作品了。

——

感慨完之後進行分不同方面的技術和寫作總結。

(長文總結預警,將近萬字。如果需要看和番外有關的資訊直接翻到最後就好。)——

1.本書主題/本卷主題

——“黑暗來臨時,仍要銘記手中名為‘希望’的鑰匙。”

這是第五卷的主題,也是本書的主題。

之前談到過,這是“星之匙”的我流解釋。也是我對於克萊恩之所以能夠從沉眠之中甦醒的一種主觀的臆想。

這本書也是圍繞著這一點進行的構思。

蘇遠寧帶著不讓克萊恩太過孤獨的使命誕生。所以,他在故事開始之前,就有著一個貫穿始終的人物象徵。

“他是一束光。”

一束讓克萊恩不再孤獨的光。

一束將克萊恩帶出黑暗的光。

他本身的意義就是“星之匙”。

(所以,蘇遠寧最初會進入灰霧見到周明瑞,最終會進入愚者的夢境,都是在角色誕生之初就決定好的。)

當然,作為亞伯拉罕。

伊格納·亞伯拉罕同學,也是亞伯拉罕家族的光。

他同樣肩負著讓亞伯拉罕榮光重鑄,禍患消弭的責任。

所以,他也是亞伯拉罕家族的一束“光”。

(因此,亞伯拉罕家族所埋藏的隱患成為了本書唯一的核心二設。)

但是,想要成為周明瑞的光,亞伯拉罕的光可不那麼容易。

因為,只有在黑暗中,才能夠顯示出光芒的珍惜和可貴。

所以,蘇遠寧這個角色從誕生之初,也註定了必定會遭受“苦難”,必定會在黑暗中前行。

無論他願不願意(笑)。

-

關於主題的表現,第一卷因為相關的能力不太成熟,暫且不表。

但是在第二卷、第三卷、第四卷和第五卷我認為我在表現“光”這一點,也還算做的不錯。

每一卷的主題都圍繞著“星之匙”,和人物設計方面有可圈可點的地方。

人物有螺旋式的上升,主題也同樣如此。

之前說過蘇遠寧的人物成長線是圍繞著對於世界的認識。從一無所知,到逐漸深入,然後知道了無法返回故鄉的秘密,最後和解。

同樣地,對於“光”這一人物核心主題的表現,也是與對世界的認識是同調的。

最初始時,灰霧之上的周明瑞,是蘇遠寧來到這個世界遇見的第一束“光”。

是周明瑞讓他在這舉目無親的世界中看見了希望。他不再孤單,不再彷徨,不再不知所措,而有了堅定的方向(雖然其中有善意的謊言)。

到後來,隨著這束光的指引,蘇遠寧也逐漸地成為了“光”。

貝克蘭德水汙染,雖然並非自願,但是蘇遠寧肩負起了守護的責任,成為了貝克蘭德的“光”,雖然無人知曉。

珀利茲克保衛戰,在提前知道的危險的前提下,蘇遠寧也願意去主動面對困難,為民眾帶去希望的“光”。這一次,他的聲名遠揚。

最後,作為亞伯拉罕,作為愚者的眷者,他當然不可能無故地就擁有這璀璨的光環。

命運的饋贈,都暗中標註了價格。

但是,蘇遠寧甘之如飴。

他願意。

為亞伯拉罕。

為愚者。

帶去光芒,帶去希望。

因為,伯特利·亞伯拉罕,克萊恩·莫雷蒂,都是閃耀著璀璨光芒的“希望之匙”。

所以,蘇遠寧,也願意成為他們的“星之匙”。

蘇遠寧同學也終於透過整整五卷,將近九十萬字的成長,成為了合格的“星之匙”。

本書和本卷的主題表現就在“伯特利·亞伯拉罕”、“克萊恩·莫雷蒂”、“伊格納·亞伯拉罕”三把“希望的鑰匙”的傳承中落下了帷幕。

而我對此,非常滿意。

-

星之匙作為本書的書名和主要意向和主題,共有以下三層解釋。

主角所處序列。並且大機率會到達的序列的位置。

這也是最容易能夠看出來的一層(雖然正文結束的時候沒有真的到序列1,但是按照設定和文章的發展,我覺得應該是沒有什麼意外的。而且能不能成為星之匙,也是小克決定的……我並不想越俎代庖。)

黑暗來臨時,仍然閃耀的“希望(星光/光芒)”的鑰匙。

1文章每一卷都構造了困境,由小到大。

顯然,每一次“困境”都象徵著一次“黑暗”。

但是,主角是“星之匙”。

作為成長中的“星之匙”這一概念化的象徵,他會在泥土中跌倒後爬起,會在黑暗中執燈前行。

2大主線構造圍繞著的角色,也都是“希望的鑰匙(星之匙)”的象徵。

貫穿始終的神秘的“錫安”,是解決亞伯拉罕血脈詛咒“希望的鑰匙”;

為主角提供無私幫助、陪伴主角成長的“周明瑞”,是愚者人性迴歸的“希望的鑰匙”,

在無數的磨礪中逐步成長的“蘇遠寧”,是能夠促成亞伯拉罕詛咒消弭、愚者人性迴歸的另一把“希望的鑰匙”;

與“星之匙”意向相關的三個角色之間的傳承。

伯特利·亞伯拉罕,克萊恩·莫雷蒂,伊格納·亞伯拉罕。

(對不起了阿蒙)

伯特利為了守護世界放棄了生命。

克萊恩為了守護世界進入了沉眠。

而伊格納·亞伯拉罕作為他們的傳承者,在不斷地、努力地成長,最終也接過了接力棒。

成為了“星之匙”。(雖然他現在還沒有擁有這個非凡特性哈哈,但是他終究會擁有,而且從象徵意義上,他,已經是了。)——

之前說到過很多次關於一本書“主題”的重要性。

我覺得這是烏賊的總結裡我學到的最重要的東西。

在我看來“主題”的存在意義有以下兩點:

——這本書的初衷,是所有劇情設計與人物設計的頂層設計。

——所有人物和劇情的存在都是為“主題”的表現所服務的。

在不知道應該如何發展劇情,或者是劇情有無數的可能性,人物的選擇無法確定的時候(而這是很多新手作者,包括我都會遇到的問題),主題能夠成為點亮前行道路的明燈。

他會告訴你,你應該如何做出選擇。

因為,你所有的劇情都是為了這個主題的表現所服務的。

這個主題所蘊含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就是你書寫這篇文章的意義所在。

當然,很多的網文,都不存在這樣的主題。

網文嘛,爽就行了。誰會想從網文中獲得精神養料呢?

我知道這是大多數人的想法。

但是,他人如何去想,與我無關。

與我而言,我在網路小說中,所一直在尋找的,就是作者在文章中所呈現出來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觀感的刺激我當然也喜歡。

但是,我更愛那些在娛樂至死的荒蕪之地,所生長出來的情感、信念、態度和希望。

所以,詭秘之主,才會成為我心目中的no.1。

而詭秘之主中“主題”的存在,也是我認為詭秘之主能夠成為“神作”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他有主題。而這個主題還充滿了人文的關懷。

這就讓詭秘之主不僅僅是一部網路的爽文,而成為了一部帶了文學性質的網路“文學”。

烏賊是神。

不僅僅是世界觀的構造彷彿神來之筆,也不僅僅是劇情設計構思精巧宛如巧奪天工,更讓人歎服的是蘊藏在字裡行間的屬於創作者的理想之光。

這是一個“我的世界”。

而這個世界裡有著“我”最重視的東西。

它應該能被更多人都看到。

……不知不覺就吹起了烏賊……

咳。回到關於主題的話題上。

作為一個長篇的新手作者,我當然也遇到過不知道劇情怎麼寫,人物在面對困境時很難確定他到底會怎麼選擇的時刻。

而主題的存在,就完美的解決了這個問題。

“星之匙”

——黑暗來臨時,仍然閃耀的“希望(星光/光芒)”的鑰匙。

這是本書的主題。

那麼,每一卷的劇情,就必須涉及到“黑暗”。而“黑暗”的應對策略,無論如何,都應當“閃耀著希望”。

所以,從第一卷到第五卷,每一卷都圍繞著大主題都進行著展開。

並且為了更好的展現的“主題”。

主角的弧光也圍繞著大主題進行了設計。

從無法接受,到被動但勇於承擔,到主動肩負,再到最後,將其視為自己的使命。

主線劇情每一卷的分卷,所涉及的劇情難度也能夠依據主題確定下來。

星之匙所使用的是逐步加深主題的遞進式寫作,和主題的螺旋式上升。

就目前看來,這是我能夠駕馭的一種主題遞進方式。

而且完成度尚可。

情感部分的傳遞,大概也是達到了原本所期待的效果。

總而言之,烏賊老師分享的“主題”。

不僅在大體量的長篇小說中有著畫龍點睛、提綱挈領的作用,在小體量的短篇小說中,“主題”也同樣有這個效果。

而主題作為一本書中,作者最想表達的理念。

也能夠激勵著作者不斷地前行。

這是隻有你能夠說出的故事,這是隻有你能夠傳遞的想法。

如果你不寫,就沒有人會寫了。

所以,看到這裡的新手作者們也可以嘗試吧這個方法用起來哦!在正劇風的文章裡能夠起到很好的作用。

也能夠讓想要放棄的寫作者,重新獲得一分勇氣。

讓我們說,謝謝烏賊!——

2.劇情設計

在星之匙這本書之前,我對於劇情設計非常的苦手。

劇情設計的能力幾乎在《星之匙》這本書裡能夠看到明顯的進步。

而這也要歸功於《詭秘之主》。

由於非常喜歡《詭秘之主》,刷了很多遍。而且,在詭秘之前,我很少看到這樣精巧的構思。特別是第一卷實在是非常的驚為天人。

所以,我第一次認真地拆解了一部網文。

第一次嘗試以我的角度去思考。

“如果讓我來寫一篇這樣構思精巧,世界觀複雜的文章。我應該怎麼樣才可以和烏賊做到引人入勝,從第一章開始就這麼吸引人呢?”(雖然後來事實證明我身邊的朋友除了我之外,好像很少第一章就入坑的。但是詭秘真的第一章我就好愛!!)

“我應該如何一步一步的表達美妙的世界觀?讓資訊量以恰當的方式給到讀者?”

“我應該怎麼樣設計劇情,讓劇情為我的世界觀服務?”

“如果是以表達世界觀為目的,那麼我的劇情如何去寫才會更流暢?”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