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間的推移,到了下班點,十里鋪街上的腳踏車也漸漸多了起來。
邵陽站在路邊,一遍遍高聲喊著收貨口號,引來眾人側目。
不僅如此,當有人停下車來雜貨鋪買東西時,他也會上前把自己是幹什麼的說一遍。
下班回來的人越來越多,邵陽喊的也越來越帶勁,很快,就迎來了第一個客戶。
一個三十多歲的女人拿著一隻銀碗走了過來,說是晚清時期祖上傳下來的。
邵陽見圍觀的人還不少,為了開個好頭,直接痛痛快快花四十塊錢將這隻銀碗收了。
“袁大頭咋收的?”一個二十多歲的青年探過身子來問道。
“你說吧,只要差不多,我就能收。”
“要我說……一個十塊咋樣?”
“行,有幾個?我要了。”
雖說他不懂這個時代的市場行情,但袁大頭在23年能賣千八百塊還是知道的。
“有倆,我這就給你回去取。”
……
“小夥子,這是我兒子,他這兒有隻盤子,你看看能給多少?”下午和他聊天的老頭領著一個三十五六歲的男人走了過來。
“聽我爸說你收貨給的價很實在,那你看這隻康熙五彩瓷盤能給多少?”
康熙時期的?
邵陽馬上就聯想到了徐斌打碎的那個雍正時期的蒜頭瓶,眼前這隻盤子比那個花瓶的時代還要久,那豈不是說也挺值錢?
“你拿來我看看。”邵陽說著,就要伸手去接。
“等下,瓷器易碎,還是我先放在凳子上,你再拿吧。”
“呃……”
這幾天他在網上查資料,也看到過‘玉不過手,瓷不過肩’這個規矩,剛剛一時激動,給忘了。
不過看對方這做派,顯然也比較懂行。
待男人將瓷盤放好後,邵陽這才拿起來端詳了兩眼。
只見圓盤和平時家裡吃飯的盤子大小也差不多,盤沿邊角宛如水波一般,盤面繪有綠葉紅花,正中央有一紅嘴黑羽的小鳥,鮮活生動。
“大哥,你這隻盤子想賣多少?”
“哎?不應該是你先給價麼?”男人面露詫異之色,他也經常逛舊貨市場,也算半個行家,這還是頭一回見這麼收貨的。
“呃……是這樣,我這人收貨就這習慣,讓賣家先給個價,只要我覺得合適,一般是不還價的。”
“呵呵……還真新鮮啊,小兄弟不會是第一次幹這活計吧?”
這話邵陽沒法接,承認吧,周圍這麼多人,容易讓人當成二百五誆,不承認吧,他也知道自己說話做事處處透露著涉世未深的愚蠢。
或許是男人看出了邵陽的窘態,接著開口道:“我也不誆你,這是去年我從舊貨市場淘來的,東西肯定對,你要收,給我三百五。”
邵陽還正愁不知道該怎麼辦,聽到對方這麼說,當即就應了下來,“行,就三百五。”
說罷,當即掏出錢來數了三十五張大團結交給了男人。
男人接過錢後數了一遍,見沒問題就裝進了褲兜,隨即朝邵陽開口道:“我叫劉廣,在翠微路那邊開書店,叫翠微書店,店裡還有些舊書和古畫,你要有時間過那邊可以去看看。”
“行行行,大哥,我有時間一定過去。”邵陽也不知道為何,就剛剛與劉廣交談的這三言兩語,心裡就對此人生出了幾分好感。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