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被翻開,更是動靜驚人。
“這是...寒峭菱角。”
一名坐在季楷不遠處,帶著斗笠的中年跑山客驚呼道。
孟巖快步走來,眸子一亮,訝道:
“真的是寒峭菱角,季郎,你好大的福分。
此物雖然不是虎咆山三奇物,但在山珍之中,已經位列瑰寶層次,其屬為木,可稱呼為寶植。
是山君血的主材之一。
這三枚放在黑山縣,定有煉皮境界的武者高價相求。”
孟巖來到近處,細細察看後,又道:
“這品相,想來藏在這青石底已經有近十年光陰。
寒峭菱角喜陰喜溼,此處本來只有陰冷,少了泉眼。
卻沒想到,石下積水,竟成了格局!成了氣候!
季郎,好眼力!”
孟巖驚歎道。
他雖然已經看出此地乃陰冷之所,若是有泉眼,便有機會生出山珍。
但是他並沒有看出,青石覆苔,乃是從石底所發。
這意味著石底可能積水。
當然,這些都是孟巖從結果倒推出來,算是馬後炮。
‘季郎並不驚訝,好似胸有成竹。
莫非早已看出此地玄機?’
孟巖思忖著,這可並非普通跑山客有的眼力,畢竟連他也看走了眼。
‘前一陣,黑山縣流傳,季郎乃是虎咆山上雪上飛,看來並非一個虛名。’
“孟師,這寒峭菱角能值幾個銅板?”有好事的跑山客詢問道。
對於山珍中的瑰寶,寶植、寶魚、寶獸一般,大部分跑山客並不在意它的用途,而是在意它的價值。
因為,這些都是武者老爺才有資格享受。
對於跑山客們而言,只要記清楚它的價值,日後見到,為了銀子,捨命去博,才是腳踏實地的做法。
“銅板?十年品相,一枚寒峭菱角可值一兩。”
孟巖道。
“三兩銀子!”
四周跑山客紛紛露出豔羨之色。
他們身為回春堂麾下的跑山客,拿的是月奉。
隆冬時,上不了山,只能拿一百文,開春後,滿勤跑山,可拿五百文。
若是收成好,還能多拿些。
但也極為有限。
不過勝在旱澇保收,上山下山的稅費都是主家包了。
即便次次空軍,也能從主家手中拿到保底的五百文,不至於餓死。
但同時也斷了發大財的可能。
三兩銀子,沒有四五個月,可賺不到。
山民樸素,不至於羨慕變成嫉恨。
只是誇著季楷好福氣,當是有山君大老爺庇佑。
更有上前來摸一摸季楷竹簍和竹竿的,這在跑山客的風俗中,叫做沾福氣。
若是真的有跑山客在摸了季楷的竹簍後,找到了山珍瑰寶。
屆時還得回來還福。
用一隻山雞纏在一截胡桃木枝杈上,博個喜鵲落枝頭...鴻運當頭的意味!
至於為什麼不用真的喜鵲,誰叫山雞美味呢。
這些風俗,都是黑山縣世代相傳,山民之間,互幫互助後約定俗成。
孟巖猶豫了一會,喃喃道:
“尋山珍,不能只靠福氣。”
他突然想起了上山時,回春堂堂主的語重心長,回頭看了看自己的竹簍,雖有山珍,但無瑰寶。
“季郎,我也沾一沾福氣。
要是找到瑰寶,我定然給你包一隻大大的山雞,還帶彩羽的!”
孟巖上前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