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拉胯的是,他們的武器裝備僅是石頭、青銅、木棍棒、短斧、彈弓、護身軟墊……
這樣的武器裝備水平,說實話,要是在大明王朝,簡直連村頭械鬥都不如……
畢竟,大明王朝的村頭械鬥,隨便抄起個鋤頭,也算是鐵器了,再把家裡拉磨的驢騎上,高低也算是個騎兵了。
於是,這場仗一打起來,身披甲冑,或手持火器的「神機營」火器手,或身懷武功的武林高手,或持弓弩、槍戟的大明步兵……對於印加帝國計程車兵們來說,就像是天神下凡一般,完全抵擋不住。
他們的石頭、青銅、木棍棒、短斧、彈弓……對大明的甲冑根本造不成什麼傷害,而大明的兵器,則可以輕而易舉地擊破他們護身軟墊的防禦。
上官金虹的一萬大軍,以摧枯拉朽之勢,一路迅速從太平洋沿岸,橫推到了印加帝國的首都,本來只是想打一場反擊戰,結果一不小心,把整個印加帝國都攻佔了。
這座人口足有一千多萬,面積接近大明王朝四分之一的封建王朝,就這麼在短短的時間內,被上官金虹所率領的一萬大軍給拿下了。
攻佔印加帝國後,李尋歡當即賞賜了上官金虹兩盆盆栽,並讓他先帶領印加帝國搞建設,過一段時間他就會安排人過去,上任印加帝國的君主。
殖民,李尋歡是不打算搞的,只因殖民雖然能在短期內,大量掠奪、壓榨南美洲的自然資源、人力資源,但長期來看,無法真正將這座大陸納入大明王朝的版圖,不利於李尋歡的統一大業。
殖民,會讓南美洲大陸的子民們,天然對殖民者產生反抗意識,所以李尋歡還是比較認可華夏這邊歷來的風格,搞大一統。
無論是昔年黃帝聯合炎黃,還是後來秦始皇統一六國,華夏都偏向於統一,攻佔一個地方後,這地方便是自己人了,然後讓大家相互交融,從此變成一家,即便天南地北,也有著共同的歸屬感。
當然,這肯定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短則幾百年,長則上千年。
昔年秦始皇就是因為統一後統治的時間太短,下一任的扶蘇被趙高害死,最後接任的胡亥太不中用,最終這一統六國的壯舉,給劉邦的大漢做了嫁衣,大漢幾代人努力下來,最終便不再有六國子民,只有大一統的漢人了。
印加帝國最終被李尋歡定為了一個行省,更名為印加行省,由上官金虹暫代布政使司,也即一方高官,待李尋歡派過來的布政使司上任後,上官金虹再繼續揚帆起航。
在李尋歡的指導下,上官金虹已開始了對印加行省的建設。
其實,印加行省的農業發展的還不錯,栽培玉米、豆類、馬鈴薯、木薯、昆諾阿藜等作物,雖然沒有馴化戰馬,但卻馴養了駱馬和羊駝,在水利灌溉工程、交通驛道、建築、手工業等方面也達到較高水平。
但只是這些,顯然還沒有將南美洲的潛力發揮出來。
南美洲還有著豐富的礦產資源、森林資源和漁業資源,完全可以好好開發一下礦業、林業和漁業,先搞好第一產業,給這裡的經濟發展打下一個紮實的地基。
建設印加行省的同時,李尋歡還指導上官金虹繼續開疆拓土。
南美洲在印加行省之外,還有哥倫比亞、智利南部和巴拉圭幾處人口較為集中的地區,也可以考慮納入印加行省的版圖。
這些地方的攻佔,那就更加輕而易舉了,於是,整個南美洲,很快便統一為了大明王朝的印加行省。
至此,在李尋歡的推動下,大明王朝成功征服了整座美洲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