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恭喜BLG,三比一戰勝京東晉級到半決賽。”
“唉......”管澤元感慨道:“說實話京東真的盡力了,但這兩個隊伍確實存在一定的差距。”
“最後一局kanavi拿出了殺手鐧虛空女皇,可惜被BLG限制的太死了。”
“寒冰的E技能總是能照到虛空女皇的打野位置,讓kanavi不好找節奏。”
“是的。”米勒點了點頭,“BLG在運營和團戰的拉扯上還是更老道一些。”
......
10月21日的第一場八強淘汰賽,BLG以三比一的比分戰勝京東。
這場比賽的結果,是意料之中的。
如果不是方海為了隱藏戰術,在紅色方沒有給BLG選更好的下路組合,這場比賽的結果應該是三比零。
都八強賽了,京東還是沒有找到版本答案,仍然認為厄斐琉斯和露露是一對很好的下路組合。
除了厄斐琉斯和露露,以及盧娜,京東就沒有能拿出手的下路組合了。
這是最致命的!
這屆S賽的版本下路的線權尤為重要,而京東能拿出手的下路組合就兩種,這讓他們的BP壓力非常大!
在藍色方,他們拿不出女警,要自ban女警才行。
在紅色方,他們前三手至少要先ban掉貓咪和女警,然後在沙皇、劍魔、盧錫安、烈娜塔、男槍這些BLG非常擅長的英雄裡選ban一個,根本ban不過來。
S賽舉辦了那麼多屆,早期的時候隊伍可以靠實力奪冠。
像S5的SKT,他就是個人實力強整體實力也強。
從小組賽到決賽那麼多場比賽裡,只有一個隊伍摸到過SKT的高地,其他的隊伍連SKT的高地都沒見到就輸了。
這就是實力差距。
但是隨著遊戲的不斷更新,玩家們的理解不斷進化,越往後S賽越考驗一個隊伍對版本的理解和適應程度。
哪怕你個人實力很強,整體實力也不弱,但如果不遵循版本就會翻車。
S7的LZ戰隊,LCK的一號種子,當時都覺得他們強無敵。
結果呢,八強打內戰被三號種子三星打了個三比零。
到後面的決賽內戰,SKT作為二號種子也被三星打了個三比零。
兩個三比零,你能說這是個人實力之間的差距?
要真是個人實力的差距,三星也不會是當年LCK的三號種子了。
原因就是三星摸清了版本,而且適應了版本。
中路皇冠哥玩個螞蚱,靠著線權永遠把faker綁在中路無法遊走,帶不起節奏。
再透過購買大量的真眼點亮視野,提高容錯率減少被開的機會,然後等著SKT犯錯抓SKT的失誤就行了。
那一年就算RNG打贏SKT,到決賽也是極大機率打不過三星的,因為三星後面已經吃透並且完全適應S賽的版本了。
再比如S8,S8RNG輸給G2的主要原因也是沒有適應版本。
RNG那五個人本來就不是靠個人實力強來贏遊戲的,而是靠著整體實力,靠著四保一的打法贏的。
但是S8的世界賽版本要求上單站出來,劍魔、刀妹、阿卡麗、螃蟹、烏鴉、瑞茲都是貼合版本的上單英雄。
而這些版本上單裡letme只會一個螃蟹,其他的玩的很垃圾。
螃蟹一被ban,letme只能選個大肉前排當混子,把壓力給其他路。
說白了,S8的世界賽版本就不適合四保一。
你RNG逆版本玩四保一就算八強過了G2,但也暴露了上單不行的事實,後面的比賽遇到IG和KT怎麼贏?
theshy和smeb不把letme當成陀螺抽?
S9的FPX,就是玩明白了版本奪冠的例子。
後面每一個奪冠的隊伍都離不開版本。
所以如今的S賽非常考驗一個隊伍對版本的理解和適應程度。
教練的作用也就越來越重要。
教練如果沒有帶隊找好方向,摸清S賽的版本,S賽之前隊伍表現的再好都沒用。
BLG和京東這場比賽打完,接著是下半區的T1打DK。
DK還是沒有摸清S賽的版本,沒有足夠重視下路的線權。
而TI則是從DRX和肉鴿的兩場比賽中,意識到了下路線權的重要性。
那兩場比賽DRX分別選出了寒冰加大頭以及女警加拉克絲的組合,打出來的效果很好。
DK本身實力就不如T1,版本理解又比T1落後,最終只在藍色方贏下一局,被T1三比一送走。
這場打完的第二天,是DRX和EDG的比賽。
DRX在小組賽的最後找到了版本的方向,經過這幾天的沉澱,悟道了!
雖然在硬實力上不如EDG,但是他們邊打邊學習,邊打邊進化,完成了讓二追三。
和EDG打滿的這五局比賽裡,DRX分別使用了寒冰配大頭、EZ配大頭、德萊文配奶媽、滑板鞋配寒冰、EZ配卡爾瑪這五個下路組合。
這些組合有一個共同點,對線強度高!
這就是S12世界賽版本的答案,下路對線強度一定要高,要有線權!
這場BO5,DRX把版本答案寫了出來。
T1是抄答案抄的最快的,立即開始按照這個方向研究戰術,為半決賽打GENG做準備。
而GENG並沒有從DRX和EDG的這場BO5裡學到什麼。
準確的說,他們根本就沒打算學到什麼,就是抱著隨便看看的態度來看這場比賽的。
因為他在小組賽用自己的一套打法制霸整個D組,虐了兩次EDG。
而DRX這支隊卻和EDG把BO5打滿了,說難聽點就是菜雞互啄,為什麼要學菜雞的戰術?
兩個四號種子在八強賽遇到一起打的滿頭大汗,鬧麻了!
我GENG用自己的打法到現在沒輸過,為什麼要學一個四號種子的打法?
四號種子的理解還能比我一號種子高?
所以從GENG的角度來看,他們不接受不學習DRX的打法也是有道理的。
這就不得不再說回分組的危害了。
小組賽GENG分到的組是最安逸的,CFO和100T是兩個穩定的經驗寶寶,EDG也無法對GENG造成壓力。
這讓GENG漸漸陷入到自己的打法是最牛b的誤區。
八強賽他們又分到了最好打的肉鴿,用自己的打法直接三比零輕鬆戰勝肉鴿晉級到半決賽。
這一路太順了!
正是因為太順了,GENG對自己更加自信,自信到趨於自負的程度,不屑學習DRX的打法。
......
自10月21日和京東打完比賽,方海在接下來的幾天裡一直帶著隊員們打訓練賽,練習版本陣容的打法。
正常來說,訓練賽的物件應該是下半區的GENG和T1。
但是方海並沒有去和這兩個隊約訓練賽,並且還拒絕了這兩個隊的訓練賽邀請。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