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顆長生瞳

第6章 尋寶集賢坊

見二人還在擔心,他灑然一笑,“放心,我不會硬來。”

“好吧,我們留意著。”

二人面面相覷,也只得答應。

一時間,氣氛有些沉悶。

王信生性活潑,見狀岔開話題笑道:“彪哥,你不在的這些天,江湖上可是出了大事。”

“武林聖地玄都觀現身了!”

張彪聽罷來了興趣,“細說。”

這玄都觀,號稱武林聖地。

如同前世話本小說一般,時常有人拜入聖地,習得驚人武藝,成為江湖英才…

有時候還會像慈航靜齋,於亂世中派出傳人,輔佐天子一統九州…

總之,充滿了傳奇色彩。

張彪隨意打聽,心中卻產生了好奇。

算算時間,玄都觀正好是在黑日血月異象後出現。

莫非其中有所關聯…

…………

出了慶豐樓,與兩名手下分別。

張彪沉思了一下,便往集賢坊而去。

集賢坊在玉京城東,以墳典行聞名。

所謂“墳典”,前世是指《三墳》《五典》,在這大梁,是指《帝墳》、《皇典》兩部傳說中的上古史書,早已遺失,只在一些史書中偶有提及。

無論哪種,皆是指代古籍。

因此一進入集賢坊,便看到坊間兩側全是大大小小的典籍書店,以及售賣文房四寶的店鋪。

街上往來者,大多是讀書人,即便城中富商來此,也得換身儒袍,免得被人鄙視。

除此以外,沿街兩側,還有大大小小的攤子,售賣古玩字畫,真假難辨。

望著眼前景象,張彪眼中露出一絲期盼。

經歷吳阿婆一事,他對官場已毫無興趣,如今滿腦子,只有那神秘的修行世界。

而現在最大的麻煩,便是銀子。

《三陽經》煉氣法消耗過大,需珍貴湯藥配合,這還沒練出氣感,身家便縮水不少。

若沒搞錢來路,恐怕難以支撐。

這幾日苦思冥想,有了個念頭:仗著靈視之眼撿漏,也不知能不能行…

集閒坊內,人流眾多,卻並不顯嘈雜。

張彪揹著手踱步前行,左顧右盼。

兩側墳典行店鋪,他是不打算進。

大梁朝印刷工坊眾多,裡面大多是新印書冊,珍本古籍大多收藏於豪門世家。

指望找到什麼修行之法,不現實。

周圍這些古董攤子,才是他的目標。

說實話,張彪前世學習平庸,今生也是武夫,對什麼古董鑑別考據一竅不通。

這裡魚龍混雜,多數也是假貨。

但張彪卻另有妙招。

他分不清古董,但在六扇門任職,一雙招子可是凌厲的很。

土夫子、墓耗子,一看就能分辨。

走了沒幾步,便鎖定一個目標。

那是名身著儒袍的老者,頭髮花白,一臉喪氣,蹲在攤子前,兩眼茫然。

京城居,大不易。

有的是祖上闊綽,如今落魄之人,為求生存,只能變賣祖業。

可惜,這傢伙是裝的。

兩眼看似呆滯,卻不露聲色,偷偷打量來往行人,盤算哪個是肥羊。

還有那雙手,粗糙遠超老農,四指齊平,骨節寬大,猶如鋼釺。

這是墓耗子修煉的指法,即便被困在地下,也能憑藉指力,硬生生扣開墓磚,挖洞離開。

張彪心中暗笑,晃晃悠悠來到攤子前。

老頭看到他,頓時渾身一僵,低頭閉眼,假裝沒看見。

他能聞到賊味,賊也能瞧出他身份。

張彪也不在意,仔細打量貨物。

這老頭所賣,都是些古舊的文房四寶,還夾雜著些銅盤錫器,雖擦拭的乾淨,但夾縫處還能看到土漬。

張彪先是看向一面銅鏡。

靈視之眼運轉,頓時傳來資訊:

蝙蝠紋青銅鏡(凡)

1:五十年前,青銅打造的鏡子,雕刻蝙蝠紋,寓意吉祥,子孫福氣綿延。

2:普通的器物,生鏽後經過處理。

3:這面鏡子,寄託了一位父親,對遠嫁女兒的祝福,最後隨主人長眠地下…

果然是個土耗子!

張彪淡淡一瞥,也沒多問。

盜墓這行當,古來有之,相較於他平日應付的江洋大盜、綠林悍匪,實在不值一提,也懶得理會。

想到這兒,他又看了幾樣物件。

都是尋常百姓家中之物,大多不超百年,樣式也很普通,估計不值錢。

當然,沒使用靈視之眼。

以他如今能力,這法門不能使用過多,再加上今日看了鬼頭柳,心神受損,頂多再用一次,不然明日都爬不起床。

張彪也不失望,轉身準備離開。

他這方法純屬撞大運,閒暇之餘每天來看幾次,總能有所收穫。

儒袍老者心中也鬆了口氣。

就在這時,一名乾瘦少年急匆匆跑來,眼神慌亂,對著老者說了句悄悄話。

聲音雖弱,但張彪卻聽的分明。

“阿爺,小癩子中邪了…”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