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中,朱高熾的確忙瘋了。
朱棣這幾天啥也不管,奏摺積壓如山。
幸好揚士奇三位內閣大佬都來幫忙,不然朱高熾早就崩潰了。
不過這些還不算最頭疼的。
最頭疼的是朝中官員一個個來打探訊息,全都神色緊張。
都擔心皇帝突然讓太子監國,是不是身體出事了。
他們不相信“休養”這理由,反倒覺得是在為退位鋪路。
如何安撫朝臣,才是最難的事。
朱高熾看著堆成小山的摺子,忍不住揉了揉太陽穴:
“老爹啊,你舒服了,我卻快累吐血了……”
一邊的揚榮用胳膊肘碰了碰揚士奇,小聲道:
“你說太子現在在發愁什麼?”
“我怎麼知道?”揚士奇沒好氣。
“你不是跟太子關係不錯嗎?猜猜嘛,會不會是皇上那邊有事?”
“我也正想問你呢。”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全靠眼神交流,把旁邊的楊溥都看傻了。
他嘆了口氣,翻個白眼:“你們想說就直說,別老用眼睛交流行不行?”
三人眼神交換了幾輪,似乎下了什麼決心,同時點頭,一起望向朱高熾。
朱高熾頭也不抬,只默默地批著奏摺。
心裡卻想:
“這破攤子,我真不想接……”
“太子殿下,您這是怎麼了?”
內閣三位大臣對視了一眼,最終由楊溥鼓起勇氣,湊到朱高熾身邊,小心翼翼地觀察他的神色。
“沒事。”朱高熾揉了揉太陽穴,擺了擺手。
“對了,還有哪些緊急的奏摺沒批?”
“河南那邊發大水,還沒處理。”
“山東也鬧旱災,百姓等著糧食。”
“沿海倭寇最近又搞事情了。”
三人你一句我一句,列出了一堆麻煩事。
朱高熾越聽越頭疼,忍不住嘆了口氣。
“大明才建國沒幾年,災禍就接二連三,這要是繼續下去,真成不了修仙之國啊……”
但他還是強打起精神,做出安排:
“河南那邊馬上組織賑災,救人第一,災民要疏散。”
“山東那邊我已經讓戶部準備糧草,實在不夠就開官倉,百姓不能餓著。”
“至於倭寇那群跳蚤,通知沿海守將,加強防禦,別讓他們再鬧騰。”
“那……北邊怎麼樣?”他話鋒一轉,語氣明顯緊張了些。
相比起內亂或天災,他更怕北方那些遊牧部落搞事。
瓦剌、韃靼可不是省油的燈,逮著機會就咬人。
“邊境傳來的訊息說,一切平靜,沒有異動。”
揚士奇恭敬回道。
朱高熾這才鬆了口氣:“呼……還好還好,不然我這腦袋真的要炸了。”
說實話,倭寇就算來了,也不過是騷擾,煩人而已。可北邊那幫人,一動手就是大事。
“太子殿下……”揚士奇看起來有點猶豫。
朱高熾看他那表情,就知道他心裡憋著話。
“放心吧,老爺子就是想歇幾天。修仙嘛,講究一個靜心。等他修夠了,自然回來。”
他說得輕描淡寫,三位大臣互相瞅了眼,表情那叫一個複雜,不知道是信了還是不信。
……
另一邊,學堂。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
老夫子在臺上念得起勁,臺下小皇孫們跟著念,而朱瞻墡卻坐在角落,已經開始打瞌睡了。
沒辦法,老媽張氏一解禁,他就被送來學堂。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