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超躍!”
江陽這次是對著黃壘跟拍PD的拍攝鏡頭說的。
給了江陽一個近景,跟焦員把焦距定格在江陽的上半身。
攝像機的槍式指向麥克風,和江陽領口的麥克,清晰的收錄他的聲音:
“楊是木易楊!超是超級的超!江蘇鹽城姑娘!還半年成年,以前沒有表演經歷,第一次在鏡頭前演戲。”
“第一次演?”黃壘眼眸亮了一下。
對於楊超躍17歲的年紀,他並不覺得有什麼特別的。
在這個圈子裡,混了二十多年,見過太多沒成年就演技精湛的演員,這些演員大多都是童星出道。
像關小彤,趙妗麥,張梓楓,即便尚未參加藝考,演戲經歷已經十分豐富,專業能力是肯定過硬的。
楊超躍和這些童星不一樣,第一次表演能達到這樣的水平,實屬不易。
“你確實要引導人家脫離角色。”
黃壘伸出根手指頭,虛點江陽幾下,調侃道:
“人家小姑娘沉浸角色脫離不出來,情緒還不是被你引導的,你倆表演時能量場就不對等,情緒虹吸效應太明顯……需要我幫忙嗎,需要就直說。”
“黃老師您吃碗麵,稍等一會兒。”
黃壘點點頭:“沒事,我等你。”
說完,還不忘製造這檔綜藝的喜劇氛圍,指著江陽放他桌上的面:“我多說一句,你這面真的煮得太老了,一會兒給你露兩手,教教你。”
同時,心中有些驚異,江陽知道怎麼引導演員脫離角色沉浸狀態?
這並非是件簡單的事。
分為生理干預,心理技巧,環境轉換。
引導過程中,如果出現失誤,可能會導致演員出現情緒反彈。
影視院校裡有對這方面進行系統教學,學會的學生不多。
通常是科班老師才擁有的能力。
江陽會怎麼做?
黃壘偏頭看著江陽拉著楊超躍,往麵攤後頭的小巷子裡走去。
他顧不上品嚐麵碗木碗裡的面,涼了就涼了吧,一會兒給宏雷吃。
黃壘起身,跟著來到麵攤後的小巷口,饒有興趣的看著。
導播車裡。
嚴閔看著面前的多畫面分割器。
此刻螢幕上分割成9個畫面。
分別對應著6位MC嘉賓,以及3位飛行嘉賓。
主畫面,是黃壘和江陽的互動過程。
聽見黃壘要考驗江陽的演技,嚴閔微微蹙眉:“黃壘怎麼還給群演加戲了,節目流程裡,沒有這項內容啊,黃壘怎麼和宏雷一樣,不按套路來。”
他掏出對講機,對曹魏街監督的場記說道:“你去提醒一下黃壘,注意節目流程,儘快完成他的主線劇情,和麵攤老闆以及女乞丐互動的戲份已經結束,黃壘可以離開了。”
曹魏街場記立刻按照嚴閔的要求,一路小跑來到跟前,提醒黃壘遵守節目流程。
黃壘擺擺手,對鏡頭笑道:“時間還早,主線任務我會完成的,急什麼,作為北電錶演系的研究生導師,遇到一個好苗子,我不得給我學校的生源貢獻綿薄之力嗎。”
說到這裡。
黃壘做了個噓聲的手勢,臉色嚴肅下來:
“咱們安靜點,那個女乞丐沉浸在角色裡沒走出來,很多演員在演戲過程中,都會無法脫離角色,造成心理疾病,江陽在引導她走出角色,我必須在旁邊看著,萬一引導錯誤,沒準會引起演員急性焦慮的情緒。”
導播車裡。
嚴閔聽得有些愣神。
楊超躍沉浸在女乞丐的角色裡,沒有脫離出來?
嚴敏沒有執導過傳統的影視作品。
在執導《極限挑戰》之前,主導的專案有《今晚80後脫口秀》,《聲動亞洲》,《女神的新衣》,《天籟之戰》,都是綜藝製作專案。
對影視行業涉獵不深,但學術訓練是和戲劇影視文學相關的,所以對於演員的演技派別也懂一些。
楊超躍先前飾演的女乞丐,明顯用的是體驗派的表演方式,以至於沉浸在角色裡難以脫離。
往往這種現象,會發生在影視劇的主演身上。
劇方通常會拍攝演員難以脫離角色時的表現,當作影視劇的花絮播放出來作為演員敬業的賣點。
問題是。
楊超躍飾演的是一個綜藝裡群演啊。
他以往知道的綜藝裡,從未出現過這種現象。
發覺黃壘不像是在開玩笑,嚴敏意識到情況的嚴重性:“把小巷裡,江陽和楊超躍的互動過程放大。”
跟焦員調整焦距引數倍數。
多畫面分割器裡,江陽和楊超躍的互動過程,佔據主畫面。
楊超躍抱著雙膝,背靠紅磚牆坐在地面上。
雙眸失焦,滿是泥濘的指甲,緊緊扣著掌心。
肩膀一聳一聳的,無聲抽泣。
“黃壘沒在開玩笑,楊超躍確實沒有走出角色,江陽在試著引導她,這個過程,黃壘還真必須看著,不然沒準會出意外。”
這算是突發情況。
又何嘗不是一個節目爆點呢?
“把這個過程,完整的記錄下來!嵌上數字水印,同步到異地加密儲存。”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