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在大災變開始之後,各個地方便不約而同地向魔法的地位提出質疑,希望大陸可以不再出錢供養、獎勵魔法研究,加之當時的大陸已經在魔法研發方面力不從心,多年的研習並未在科技進步中取得長足進步,反而加劇了區域性的魔法鬥爭,資源掠奪和家族內鬥,大災變成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顆“鐵球”。而所謂的聯名質疑,這所講看上去的是魔法學術本身,實際上卻摻雜了更錯綜複雜的利益關係。
大陸騎虎難下,眼看資源難以為繼,蝮蛇螫手,領導者們終於下決議壯士斷腕換得生存。可這之後的逐步撤資,取消獎賞,也的確導致了更多數人的不幸。
麒林與庫泊第一次相見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
那時斯科沃多夫人為了說服麒林參與她的魔法課題曾經登門拜訪,儘管當時麒林尚且年幼,卻已經分外早熟,不僅成為大陸上第一個魔法師,而且在最初有限的幾年內就展現出驚人的魔法天賦,魔法能力迅速成長,博眾家之所長,雖然本身他與斯科沃多不同,對集石結構等科學制造知識不甚瞭解,可只要是在魔法使用領域,不論是哪一家來的領先學術理論,他都可以迅速進行拆解實踐,也因此獲得了“魔法理論實驗機器”的名聲。
雖然使用魔法這事兒,即便是優秀者亦不能以一敵百,但在早幾年的盛名之下,各個魔法勢力和有天賦的魔法師都來到天玄月家族爭相拜訪,有試圖拜師學藝的,也有利益合作關係的,還有驗證理論妄圖成名的。
後來來的人實在太多,以致影響到他的生活和魔法研究,麒林便定下規矩,每天只安排兩次面談,週末休息。外圍的事沉澱後,則放手安排給天玄月家族去做,如此幾年下來,反倒是家族的魔法協會利益體被麒林分割成數門數份,交由他父親與叔叔們領導,成立出獨立的利益集團,麒林本人則成了信仰類的旗幟以及幕後決策人之一,只剩下學術人士會來見面。
這當中就包含了魔法石的發現者、創造者——斯科沃多夫人。
在經歷早年的打擊之後,面對魔法在大陸橫行,流血成河的局面,斯科沃多夫人決定親手彌補犯下的“過錯”,多年來她竭盡所能呼籲並親力親為,希望鼓勵魔法師們,把魔法的使用歸總到人類進步中去,這點和荷米斯亞最初的反魔法協會是不謀而合的,卻也同樣是註定失敗的。
假如說沒有魔法之前的人類是相隔甚遠、互相張牙舞爪的怪物,只守護自己的地盤,魔法的出現就等同給了它們40米長刀和重新劃分地盤的機會,催化出無數明爭暗鬥——更可怕的是,與長刀的出現不同,並非所有人都能使用魔法。那麼得到刀的人,哪怕只是一部分,也註定會去剝削比他更弱者,這點無論在克洛歌爾還是荷米斯亞都是一樣。
久而久之,斯科沃多夫人再次意識到,在魔法事件上,單憑呼籲和倡導是遠遠不夠的,要想早日阻止這場無窮無盡的資源戰,想讓無天賦者不被奴役,從歷史上來說,要麼用時間去給人類血的教訓,使強大者一統魔法界,成立魔法的組織,要麼就得從根本上解決魔法師與普通人之間的不平衡問題,或區分,或讓高能者成為某種意義的上位。
到這一步她又想到,究竟是什麼導致有的人具備魔法天賦,而有的人沒有呢,拋開人倫的思維去考慮,既然現在魔法的出現已經不可挽回,那麼是否可以透過自己的研究,從根本上改變魔法師與普通人的階級差異,讓更多的人使用魔法呢?
抱著如此的態度,本身並不具備魔法天賦的斯科沃多夫人親自去拜訪了麒林和他的天玄月家族,但第一次去就被拒之門外,當時麒林正因為自己“徒弟”暗影的事焦頭爛額,他公開地、委婉地轉告她,自己對魔法石課題的研究並不擅長,加之對其倡導的人性、善良角度也並不敢苟同,所以難作加盟。
遠道而來的斯科沃多夫人連口茶都沒喝上,只好在眾目睽睽之下作罷,悻悻而歸。
一段時間之後,麒林在給她的秘密回信中提到——說查閱了相關資料,儘管他本人因為局勢所限不能親自加入,但出於對斯科沃多夫人本人的尊敬,願意在理論上以信件方式提供持續援助,並且他還敘述道,在他考慮所謂魔法,一定是人的思維主導:在施法的情況下,最重要的就是對魔法反應本質的認識,以及思路的不同,這是魔法師與魔法師之間的差別;而普通人和魔法師,麒林認為魔法天賦這件事,並不一定是與生俱來的,而很可能是與人類的大腦潛意識有關,童年的記憶,成長環境都可能造成大量的潛意識變化,這也是為什麼魔法力只有在達到一定年齡後才能進行查驗的原因,具體他還不能分辨其中的差異。
斯科沃多夫人在收到回信後方才理解麒林的處境,自責不已,當時麒林所在的家族因為勢力之爭一直是眾家攻擊的物件,本身就在風口浪尖,再加上大災變與暗影事件的影響,想要他與立場明確的自己合作的確是強人所難。
於是一個月後,斯科沃多夫人暗中派人把培養多年的獨子庫泊送去麒林的家族,意作雙方的研究紐帶,囑託他在不露面的情況下參與實驗,來往全部使用書信電音,實驗結束前不得走出天玄月家族半步。
事後,麒林看似被斯科沃多夫人的誠意所打動,雖然沒有認同她的觀點,但還是專門成立了魔法研究部交由庫泊管理,並正式參與到一部分課題中來。
彼時麒林年紀尚小,庫泊年長麒林4歲,雖然聽從安排來了,可他最初對母親的這份執著始終抱有不解,內心想著對方只不過是屁大的小孩子,儘管對外宣稱是克洛歌爾的第一魔法師,可那隻不過是因為他先接觸集石罷了,換做同樣有才能、有魔法天賦的自己也同樣可以。而就目前所見的天玄月魔法勢力,也一定是麒林的父母長輩參與運作,是浮誇的名譽。
他的想法不錯,這也正符合當時大多數人對麒林的看法。
抱著這樣的心理,庫泊在天玄月家族等待了兩天——因為麒林出遠門不在家,儘管天玄月家族對他招待不錯,他也是漸漸火氣上湧,覺得受了怠慢。然後在初見之下,兩人僅僅一番面談,還未談及魔法,庫泊便把對麒林的腦內印象做了個顛倒——那夜麒林冒雨夜歸,回來的第一件事就是遣散隨從來探望他,誠心道歉,在看了他的住處之後又覺得不滿,最後親自招待搬家去了他自己住的地方,當是鄰居。
在庫泊看來很難理解,對方只不過是一個年僅十五歲的少年,舉手投足就已經有了如此成熟的方式和態度,不驕不躁,和他交往,言談中讓人感覺親切輕鬆,自己的火氣也像拳頭打在了棉花上;他看出不管是對朋友長輩還是對下人,麒林總有股子英雄氣節,說話時條理分明,不卑不亢,不說話也不容忽視;反觀自己,未見其人便先有了偏見,對方好生招待入住之後,又急於見面。交往下來,庫泊感到羞愧難當,因為同樣是少年心緒,這隻在做人,自己便落了下乘。
而在隔天麒林說出其對意念魔法的理解之後,庫泊再次理解認同了母親的做法,儘管他才是修習了意念魔法的人,可對方一個沒天賦的對自己這一門理解之深,單就理論知識來說甚至就已經遠超自己了。管中窺豹,庫泊暗自意識到,面前這個年歲不大的孩子,不僅是天賦異稟的魔法天才,他,還有他的家族能有此時今日的地位成就,必然是和其本人積年累月的努力分不開的。
再從那天開始,斯科沃多·庫泊安心在麒林家族住下,二人不僅合作學習魔法概念,配合斯科沃多夫人的研究,從此也成了半對形影不離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