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難了。
嘴上說不動心,私下裡卻搞一些“以次充好”的小動作。
不懂藥材的人看不出來,他還不懂嗎?
就拿他看到的來說,鄭記家的茜草摻雜了一些大葉茜草,茯苓中有它的“孿生兄弟”茯神……
鄭記這就算是好的啦!
其他家,還不如鄭記呢。
無底線者,形形色色!數不勝數!
且不管其他家如何,單說眼下,這一袋子北蒼朮,藥效差些,進貨價卻便宜,按照茅蒼朮往外賣,每斤利潤至少能多出2塊錢呢!
鄭明才雖然嘴上說著要他多製出幾味好藥,可那是為了“交流會”,為了打響名號、抬高身價。
日常經營中,鄭記必然還是以賺錢為主。
所以,想必鄭記,並不想這袋蒼朮姓“北”吧。
王銓掂量了一番,越想越覺得自己的思路正確,他朝鄭冬根點點頭,接過了自己的紙筆。
王銓也在自己那張紙上新增了一個字,而後將紙遞給了鄭氏父子。
他也就比宜從心晚了幾秒而已。
鄭氏父子手中正拿著宜從心那張紙在看,剛要點頭,赫然看到王銓的紙上寫著……
茅蒼朮?
鄭冬根剛露出詫異表情,鄭明才就狀似無意地輕撞了他肩膀一下。
鄭冬根和鄭明才也算是半個行家。
藥材行內有句行話,可以稱得上是“藥行黑話”,說“賣藥者兩眼,用藥者一眼,服藥者無眼”。
其意思也很通俗:
賣藥者,就是藥商。
兩眼,即藥商的一隻眼睛知曉真藥、好貨,另一眼能認清假藥、次貨,兩隻眼缺一隻都不行,不然肯定賠錢!
用藥者說的是醫生。
大多數醫生只專究治病,卻不深究藥的真假好賴,非不願也,實在是精力所限,故說用藥者一隻眼。
服藥者說的就是病人。
病人醫藥知識匱乏,既不懂醫,也不曉藥,可不就是“無眼”。
鄭氏父子雖談不上高手,可茅蒼朮和北蒼朮還是能辨別出來的。
鄭冬根更是認識老張。
老張家裡並不富裕,學著跟人一起販賣藥材後,能拿來的藥材也沒大有貴的,大多是些便宜貨。
不過因為老張這人實在,是啥貨就喊啥價,沒有冒充的,所以鄭冬根自接手鋪子之後,一直和老張保持著供收關係,沒斷了合作。
可剛才……
鄭冬根本想張口,卻生生閉了嘴。
老爸撞他一下,是什麼意思?
難道老爸是想認下王銓的答案?
他略一思索,便懂了。
今天圍觀的人多,好多都是來這裡抓藥的,他們鄭記又打著“高階藥材獨家特賣”的旗號,若是現場承認這是便宜的北蒼朮,那不是打自己臉嗎?
今天這陣仗鬧得這麼大,人們要是再出去亂傳些八卦,那鄭記還要不要在這條街上混啦。
可、可再怎麼樣,也不能當著這麼多人的面,睜眼說瞎話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