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你儘管放心。咱們陛下喜歡有才華、聰慧的女子,但凡這宮中得寵的,沒有一個是糊塗的。徐充容是因才學入的宮,自是有些傲氣,但是斷不會誤了自己的差事。”
武柔聽聞,重複了一句:
“因才學入的宮?”
徐內侍將裝聖旨金筒的背囊調到了身後的位置,耐心地說道:
“對啊,她跟你一樣,也是特旨招進宮的,不過才人你是因為美貌,她是因為才學,八歲時便會做詩,轟動一時。
她當年也是十四歲時進的宮,也是先做的才人,前年才升的充容,深受陛下喜愛。如今還受韋貴妃之命,教導公主們學識。”
武柔聽聞,頓時覺得自卑了起來,再想起當時徐充容那鄙視她的眼神,好像都沒有那麼討厭了。
她確實是……比不過。
不過,如果陛下是喜歡有才華的女子,那她就還有機會。
因為人的容貌無法改變,但是才學卻是可以透過後天努力得到的。
她的要求也不高,只要能跟徐惠一樣,位列正二品的九嬪之一就好。
當時她專門問過小曲,什麼位分能招家人進宮。說只要到了正二品,就能福廕家裡,到時就可以讓那兩個畜生兄長進宮來,跪在她的腳下跟她磕頭謝恩。
她不是男兒,傳不了家做不了主又如何?等她成了正二品的嬪,武家的家主也得跪在她的腳下,看她的臉色聽她的話!
武柔打定了主意,抬眼又問:
“那聖使……後宮女子去哪兒可以借到書?”
“弘文殿啊,後宮有個弘文殿,就在太極宮的東北角,裡頭的複製了大部分弘文館的書籍,弘文館你知道嗎?”
武柔點了點頭,弘文館的雛形是文學館,是陛下潛龍之時,為了招攬天下名士所創,宰相房玄齡和杜如晦就是那個時候被招攬的。
後來陛下即位,便在太極宮設立了弘文館,聽說整理了天下藏書。
武柔不用考科舉,又是一介女流,都知道弘文館是大唐最有文化的地方,裡頭任職的人是最有學識的人,連帶著裡頭教授的學徒,都是皇親國戚、功臣之子中最聰慧的。
“嗯,後宮也有個弘文殿,正好與朝堂前頭的弘文館相對,是當初文德皇后主持修建的,為的就是讓後宮嬪妃和公主們,也方便研習閱讀。才人若是想看,直接去看,或者派個人去借都可以。”
徐內侍似乎知道了她心中所想,又囑咐了一句:
“挑閒暇時看,小心別耽誤了自己的差事就行。”
武柔的眼睛都亮了,那可是弘文館的藏書啊……就別說她們這些尋常女子了,就是外頭那些考科舉的舉子們,他們也沒有機會去弘文館看書。
她無論如何都想不到自己有一天,能比那些舉子們都幸運!
她對長孫皇后之景仰,突然間無比高漲,心中覺得,長孫皇后真不愧“文德”二字。
當初她還覺得她讓自己孩子穿打補丁的衣服,過於虛偽來著,呸呸呸!
絕不可能!
“那太好了!那弘文殿是誰在管理,也是很有學問的人嗎?!”武柔問。
“那倒沒有,這裡到底是搬運前頭弘文館的書籍,又不用人校對修書,要什麼學問?
只有幾個內侍省的小內侍整理搬運,有破損丟失的,就去前頭換個新的。
從前自然是皇后在管理,時不時地去抽檢巡視一番,後來皇后離世,按理說就落到了韋貴妃的頭上,但是韋貴妃不愛管這些。現在麼……”
徐內侍頓了頓,抬著眼睛想了想說:
“我聽說,是晉王殿下在管。”
“晉王殿下?”
武柔眼前突然就浮現出了那個孩子的樣子:一頭過於濃密的墨髮,腦後綁了一個沉重的單髻,氣質溫柔又端莊,如同鶴子仙童一般,抱著貓用眼尾斜覷著她。
“嗯……你可能覺得一個王爺管後宮之事有點突兀,其實也不是正經的他要管。
年幼的皇子們按理說都在孔子廟啟蒙,到了十二歲以後再去國子監讀書。
咱們陛下心疼殿下,將他帶在身旁親自教導。孔子廟他是不去了,陛下又忙,他就經常借書自學。
他本是能去前頭弘文館看書的,但因心疼自己妹妹晉陽公主,時常在後宮帶著她,所以就去弘文殿多一些。
他去得多,看見書籍哪裡不妥帖了,就囑咐幾句,查漏補缺的,慢慢就成了他在管了。”
為了帶妹妹?嗯,像是他能做出來的事情。
武柔聽得入迷,轉身去找了五張兌票出來,一邊雙手遞給徐內侍,一邊高興地笑著說:
“聖使真是我的貴人,要是沒有你我去哪兒知道這些,你都拿著吧,都拿著我心裡高興。”
徐內侍照例將四張都還了回去,自己留了一張,說道: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