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室風雲錄

第60章 只想歇歇

蕭何與夏侯嬰均表示願以招降使者進城探聽背後的原因,他們亦認為需要尋找到復叛的原因,為日後打下其他城邑後的治理打下基礎。

曹參、周勃、樊噲一心想的是如何攻克胡陵,令監平再也無復叛的根基,並不太瞭解蕭何對治理城邑的苦悶。

攻城不易,但守城更不易,為此蕭何他對如何治理打下的城邑比較感興趣,亦是蕭何對自己的定位,這點亦符合劉季此刻的心情。

劉季可不希望日後將士們拼命打下來的城邑皆一個個叛變,叛變的原因千千萬,劉季願一一探究。

劉季最後的決定是先讓以曹參為主將的將士們先狠狠的教訓下反叛者,再行招降。

中軍營帳內,曹參與諸將研究攻城策略,“吾觀胡陵據湖水下游,可引水灌之。”

樊噲道,“水淹傷亡太大,恐沛公不允。”

周勃亦贊成,“引水挖渠費時費力,恐一時間難以做到,吾軍糧草難以供給上。”

劉季作為樊噲的連襟之家,樊噲還是較為了解劉季,劉季雖在家鄉父老眼裡名聲不好,亦想盡快擴掌城邑,但一向寬厚仁愛的他是不會同意水淹胡陵。

在起義之處劉季是比較注重軍紀和在諸縣子弟心目中的形象,信任,在這個戰亂年代是一個比較寶貴的東西。

表面上看信任一分不值,不是兵甲,亦不是糧草,更不是兵馬,可是在劉季心中則意義非凡,信義在他的心中早在馬公書院立志做裡俠、縣俠之時就深深紮根了。

要取得陌生人的信任,尤其是各縣黔首的信任,那就要讓他們認可,覺得在為之謀幸福,他們這才甘願相隨。為此樊噲很明白在這個關鍵時刻絕不容許水淹胡陵,但日後就很難言之。

曹參等諸將會開的比較沉悶,諸多辦法皆談論一遍卻發現只有一個辦法可靠,那就是強攻,亦是展示沛公軍威的時機了。

由曹參提議,曹參、周勃、樊噲三人各自對自己進行剖析,揚長補短,合力將胡陵攻下。

周勃善於強弓,精於培養指揮弓箭隊,在最合適的時機和距離進行遠攻。樊噲則一把弒神斧威猛剛烈,有劈山之勢,擅長近距離的衝鋒。

曹參善於馬上槍法,指揮軍隊打伏擊包圍戰,只要進入曹參佈置的包圍圈,就很難讓其突圍,一旦黏上便會不斷與其周旋,直到將對方耗得精疲糧絕,或投降,或拖死。

彼此瞭解之後,曹參做出部署,由周勃率領弓弩隊先進行遠距離的轟砸,再用樊噲進行猛烈的衝擊,直接藉助雲梯翻牆,或指揮攻城隊直接撞擊城門,曹參負責左右包抄,即做接應,又隨時準備將監平之軍耗死。

一切安排就緒,曹參便報請劉季,為了一鼓作氣劉季對發起攻擊進行了戰前鼓動。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