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影被壓制!”
“張影兇險!”
“張影昏招迭出!”
“張影明顯處於下風!”
“張兄,掙捶式!切琵琶式!”
“呼!”
“好險!”
張影的確不如滕思倩,三年前不如,三年後還是不如。
閻闖指點。
驚險招架。
隨後。
戰局稍稍穩住,閻闖才得空給大家介紹松鶴派武學:“松鶴派有趙錢孫李四家拳法,張影所使的‘鶴連拳’,又稱‘赫連連拳’,眾所周知,‘赫連’在前朝,被賜‘趙’姓,因此,‘鶴連拳’、‘赫連連拳’其實都是‘趙家拳’、‘趙氏連拳’,乃是松鶴派中排名第一的拳法,其分八式——”
“掙捶式、進退連環式、回身靠擠式、攔腰捶式、雙推手式、捆鎖靠擠式、琵琶式、研肘架打式。”
“步法以直進直退為主,勁力剛健明快,講究吞吐沉浮,剛中寓柔,這又跟‘五祖鶴陽拳’有些類似。”
“其實。”
“‘五祖鶴陽拳’中糅合的‘五祖’拳法中,就有一路是‘白鶴拳’,而‘鶴連拳’,同樣有‘鶴’。”
“二者有共同之處,其實也說得通。”
閻闖對松鶴派的拳法瞭解不少,但都浮於表面,遠比不上廣陵學府一十八家拳法那麼精通,畢竟,他當初的進修館去的多是廣陵學府弟子,可沒有松鶴派弟子過去進修。
但不妨事。
這幾日。
閻闖在擂臺上講解不斷,看臺上則有松鶴派高手觀看,他們的思考反饋給閻闖,其中就有不少‘鶴連拳’的精髓,閻闖此時再翻出來,講給觀眾聽,講給張影聽,然後再得反饋,更加具體。
這些,足堪用了!
“手起足要落,足落手要起!”
“張兄,雙推手!肘頂肩撞!再靠!再進!對對對!就這樣!一環扣一環,隨機生變,貼身進步,見縫插針!”
閻闖時而解說,時而指點,指點的幾乎全都是張影。
這一下。
臺上臺下。
明眼人都能看出來,滕思倩打張影,是滕思倩大佔上風,以至於‘無影腳’閻闖不得不‘拉偏架’,不斷指點張影,才能讓他化險為夷,將這一場宿命對決繼續打下去。
“與其說是張影在打滕思倩!”
“倒不如說是閻闖在打!”
“閻師傅!”
“好樣的!”
眾人聽得過癮,看的過癮,閻闖的呼聲終於又回來。
場上。
二人難分難解。
“捆,拿,鎖,靠,推,打,刁,捋!”
“張兄!”
“抓打擒拿,翻崩肘靠!”
“你這‘鶴連拳’講究‘一耗二拿三降四守’——”
“分筋錯骨,點穴閉氣!”
“粘衣如捫脈,剛柔靜中出!”
“滕思倩的伏家拳注重節奏,你就要以兇招、險招,破她節奏,讓她陷入你的節奏當中,唯有這樣,才能勝她!”
經由閻闖指點,張影拳法肉眼可見的精進——
一毒,二狠,三快!
心雄膽大,勇猛果斷,出手狠毒,迅疾飛快!
以靜待動,以快制勝,出手兇猛,見縫插針!
這是拳法上。
這是招式上。
但在這之外——
“松鶴派,金紗功!”
傳言,松鶴派有‘四拳三功’,‘金紗功’就是‘三功’之一,這是一門內外兼修的橫煉功法,分為‘銀紗’和‘金紗’兩關,內煉一口氣,主修的是外在皮膜,大成後,面板堅硬無比,能抵擋銳器刺擊,以及利器切割,還能有效卸去外來勁力。
閻闖看的分明,張影在對決滕思倩時,拳法分明不如,每每被滕思倩擊中,或是對抗,卻總能無傷,不受影響。
不必說。
這定是‘金紗功’的緣故。
三年前,張影‘金紗功’被破!
三年後,其‘金紗功’恢復,甚至更進一層,從‘銀紗’進步到‘金紗’,於是捲土重來。
此功傍身。
張影哪怕拳法稍差,也有更多試錯的機會。他可以中招多次,但滕思倩未必可以。
“金紗功!”
“可惜我沒有類似‘洞悉’這樣的神通,僅憑一雙肉眼,很難看透張影藏在皮膜底下的勁力與氣血執行。”
“除非——”
“張影讓滕思倩多打幾下!”
意識到這一點,閻闖對張影的指點更多轉為對‘金紗功’的剖析與講解。
勁力!
氣息!
內功!
這可比普通的拳腳招式、運勁用力要高明的多,對閻闖的幫助,特別是對他研發《易筋經》跟《華山混元功》的幫助極大。
然而。
沒有閻闖的招式指點,張影哪怕有‘金紗功’傍身,局面也很快急轉直下——
“陰、陽、剛、柔、彈、寸、脆!”
“七種力道!”
“七種勁力!”
“嗯?”
“竟然還有變化?”
“不對!”
“陰、陽、剛、柔、彈、寸、脆——”
“身整力猛,力足而整!”
“這是七力合一混為一體!”
“來了!”
“來了!”
“八步追!”
“出手拳打,回手鷹抓,拳密如雨,脆快似鞭!”
“這是‘鶴連拳’絕招——‘赫連鷹手’!”
“張影三年前曾施展!”
“三年後,七力合一,這是完整形態!”
“打!”
“著!”
“遭!”
“被破了!”
“滕思倩!”
“伏家拳!八門地支炮!這是‘八門炮拳’!任伱抓打擒拿,我自一路破之!伏家炮拳,勇猛無當!”
“沖天炮!”
“張影敗了!”
一場對決精彩紛呈,閻闖語速極快——
張影!
鶴連拳絕招——赫連鷹手!
滕思倩!
伏家拳絕招——八門炮拳!
短短時間。
雙強對決。
閻闖料敵先機,半點沒落,全部講到。
他語氣愈發激昂,在最高潮處,滕思倩一記炮拳撕破張影鷹手,滕勝張敗,塵埃落定!
張影差一口氣,再次敗北。
但是!
然而!
“下去!”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