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殿內,
“東征?徵誰?”
“陛下剛剛擊退天庭,國力損耗巨大,怎能再起刀兵!”
“莫非是……又要與哪方神魔開戰?”
竊竊私語聲如同瘟疫般蔓延,所有人的臉上都寫滿了驚疑與不解。
就在此時一名身著紫袍的御史大夫,中書侍郎崔仁恕,從文官佇列中走出。
他是清河崔氏的旁支,與太原王氏素來交好,此刻他手持玉笏,躬身朗聲道:
“陛下,臣有本奏!”
李世民面無表情地看著他,淡淡吐出一個字。
“講。”
“陛下!”崔仁恕的聲音陡然拔高,充滿了“忠君體國”的悲憤,
“我大唐與天庭一戰,雖揚國威,然關中府庫已然十室九空!
百姓剛剛安穩正需休養生息,此時再言東征,無異於竭澤而漁焚林而獵!
此乃取亂之道,非明君所為!懇請陛下三思,收回成命!”
他這番話說得是義正辭嚴,立刻引來了數名世家官員的附和。
“崔大人所言極是!陛下,當以安撫民生為重啊!”
“我等附議!請陛下收回成命!”
一時間,朝堂之上,反對之聲此起彼伏。
他們句句不離“百姓”,字字不提“徵誰”,
顯然是想用民意與道義,來綁架皇權。
龍椅之上李世民看著下方這群慷慨陳詞的“忠臣”,臉上沒有絲毫波瀾。
甚至連一句反駁的話都懶得說。
他只是對著空無一物的大殿中央,輕輕一揮龍袖。
嗡!
一股無形的國運之力瞬間擴散開來。
一道十丈高的巨大光幕,毫無徵兆地在朝堂之上展開,如同一面被擦亮的鏡子。
光幕之中,景象變幻。
第一幅畫面,是一座隱藏在深山中的巨大武庫。
庫房之內,刀槍如林,甲冑如山,甚至還有數十架寒光閃閃的床弩!
其軍備之精良,數量之龐大,足以武裝起一支五萬人的精銳大軍!
而在武庫的大門之上,一個龍飛鳳舞的“王”字,刺痛了所有人的眼睛。
“這……這是太原王氏的私兵武庫!”
一名武將失聲驚呼。
朝堂上的反對之聲,戛然而止。
崔仁恕的臉色,瞬間變得有些蒼白。
光幕上的畫面再次一轉。
那是一片廣袤的田野,無數衣衫襤褸的農夫,正被一群手持皮鞭的家丁,
驅趕著在田裡勞作。
一名老農因體力不支摔倒在地,立刻便被一名管事模樣的胖子,
一腳踩在臉上,用馬鞭瘋狂抽打。
“老不死的狗東西!王家的地租也敢拖欠!今天不打死你,你就不知道王法怎麼寫!”
那淒厲的慘叫,那飛濺的血花,清晰地迴盪在死寂的太極殿內。
所有官員的臉色,都變得無比難看。
畫面再轉。
這一次,是在一間金碧輝煌的佛堂之內。
一名身著錦袍,氣度雍容的中年人,正將一箱箱黃澄澄的金條,推到一名腦滿腸肥的袈裟和尚面前。
“法師,這是我王家的一點心意。”那中年人正是太原王氏的當代家主,王珪。
“只要法師能助我王家,將這河東道的民心信仰,盡數歸於佛門,日後我王家,必以佛門馬首是瞻!”
“阿彌陀佛,王施主放心,貧僧省得。”
私藏兵甲,意圖謀反!
魚肉百姓,草菅人命!
勾結佛門,竊取國運!
三幅畫面,三樁大罪!
每一樁,都足以讓太原王氏這個傳承了數百年的頂級門閥,被夷滅九族!
“崔愛卿。”
李世民的聲音,終於再次響起,平靜得不帶一絲情緒。
“你現在還覺得,朕不該東征嗎?”
崔仁恕的身體劇烈地顫抖起來,冷汗如同瀑布般從額頭滾落,瞬間浸透了紫色的朝服。
他張了張嘴,喉嚨裡卻像是被塞了一團棉花,一個字都說不出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