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三家人一起給劉氏行了個大禮。
“好啊,難得咱們這一大家子人都能夠聚到一起,來,都起來,都起來了。”
緊接著,一大家子坐在大堂中聊起了家事。
“母親,今年祭祖……”三叔賈教欲言又止。
祖母劉氏掃了他一眼。
“還和往年一樣,咱們一家人過去就行了,裡面的事自有金陵族人去做。”
說到這裡,劉氏微微嘆了口氣。
其實和金陵的這些族人相比,他們家和寧榮二府的關係才更近,只可惜他們是被趕出來的庶子的後代,從老一輩開始到現在,每年除夕祭祖他們這一家人也不過是走個流程罷了。
在正式祭祖的時候,祠堂裡面的事情根本不讓他們這些庶子的後代插手,畢竟金陵這邊有一部分族人自認為是賈家嫡系,就連寧榮二府在他們眼裡,往前推個五六代也不過是庶子而已,只不過是後來發家了。
用過午飯之後,眼看著下午了,賈瓊那兩個庶出的叔叔才帶著家人姍姍來遲,給劉氏拜了個年,然後一大家子人浩浩蕩蕩前往了寧國府。
來到寧國府外面,賈瓊抬起頭往裡面看了一眼。
和以往不同,今天寧國府裡裡外外所有的門都開啟了,就連平時不開的大門此時也大開著。
雖然開著,但是金陵這邊也沒有幾個人有資格開正門。
一行人從側門走了進去,穿過大門,儀門,然後穿過西偏門,迎面就是一座黑油柵欄內的五間開大門,門上掛著一塊匾額,上書“賈氏宗祠”四個大字,落款是“衍聖公孔繼宗書。”
至於說這塊匾額和神京城的那塊賈氏宗祠的匾額哪一塊是原版,賈瓊就不知道了。
大門兩旁掛著一副對聯,上書:“肝腦塗地,兆姓賴保育之恩;功名貫天,百代仰蒸嘗之盛。”
穿過大門,祠堂裡面已經三三兩兩的聚集了一些金陵這邊的賈氏族人,一些和自家關係好的族人紛紛走上前來拜年,關係一般的也意思了一下。
賈瓊饒有興致的觀察著祠堂內的景象。
白石甬路兩邊是蒼松翠柏,抱廈上面還掛著一塊太祖皇帝御筆的“星輝輔弼”的牌匾,兩邊掛著的“勳業有光昭日月,功名無間及子孫。”對聯也是太祖皇帝所題。
從這裡就能夠看出來,賈家當初的恩榮之極,聖眷之隆。
眾人聚集在祠堂的抱廈月臺下面聊天,閒談。
賈瓊一轉身,就見金陵這邊的賈家族長帶著幾個族老走了進來。
眾人見到他們走了進來,紛紛對著他們行禮問好。
等到人來齊了以後,眾人在外面依次站定,等待著一會兒的祭祖儀式。
等族長這邊確認了人都到齊了之後,祭祖儀式正式開始,雖然沒有原著中描寫的那樣聲勢浩大,但是也讓從後世過來的賈瓊看到了這個時代的風土人情。
整個祭拜儀式結束之後,就算是賈瓊每日習武,也感覺到身心俱疲。
因為大家只是過來祭祖,所以完成祭祖之後,族長吩咐了幾個人盯著祠堂的香火,就吩咐眾人各回各家了,畢竟大家都不是寧國府的主人,也沒資格住在這邊。
賈瓊連忙扶著劉氏,一步一步的上了自家的馬車,隨後眾人一道趕回了家。
回到大堂中,薛氏連忙吩咐著家裡的丫鬟把準備好的點心茶水端了出來,讓大家休息休息,吃點東西。
至於兩個庶出的叔叔,倒是沒有停留,直接趕了回去,畢竟他們的姨娘還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