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閣首輔徐景榮的話響徹在在場的每一個人的耳中,大家都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但是卻又沒有辦法。
“徐閣老,國庫空虛,調兵之事倒是好說,一個命令下去,士兵就會出發,無非就是到的快慢的問題,可是……可是沒銀子啊!”
是啊,沒銀子,這三個大字就像是一道鴻溝,橫亙在建元帝的腦海中,讓他不能騰出時間去思考別的事情。
“徐閣老,這……”
“陛下,這個事情實在是太難了。”
“廣西那邊的戰爭剛剛結束不久。如今秋收的稅銀還沒有送過來,再加上今年各地均有大小不一的災患,籌集對抗女真的兵餉實在是不容易呀。”
“現在據我認為只有兩條路可以走。其一是陛下從內務府中拿些銀子來緩解危機。”內閣首輔徐景榮緩了緩接著說道。
“但是這個辦法只能緩解一下燃眉之急。並不能解決本次籌集銀子的所有問題。如果想解決的話還得從第二個辦法入手。”
“那就是從神京城附近的朝廷的倉庫中調集銀子,支援一番,有銀子的出銀子,沒銀子的出糧食。”
“偌大個國家總能湊夠銀子的,但是這樣的話,就需要花費一些時間的。”
建元帝聽完他的話想一想。
下面站著的牛繼宗此時急的不行了,在他眼中這正是他建功立業的機會。
“陛下,臣以為應該迅速調兵支援遼東。可以從京營及神京城附近的重鎮中調兵前往遼東救急。”
“宣府大同等地兵強馬壯,如今雖然需要防範蒙古,但是可以分出一半的兵力用來阻攔遼東的騎兵。”
“如果可以的話,這些人正可以從大同一帶出關,然後沿著關外直奔女真的後方。”
“再加上從內地調兵進行緩解,一定可以迅速的解決遼東那邊的危機。”
牛繼宗的話還沒說完就被兵部尚書給攔了下來。楊士麒連忙開口否認了他的決定。
“牛大人說的雖然正確。但是要知道宣府大同一帶正是對抗蒙古人的第一線。”
“雖然士兵的兵力是一等一的,但是一旦這邊空虛,蒙古人趁虛而入的話又將如何呢?”
“到時難不成你仍然從其他地方調兵嗎?要是這樣的話,兩地作戰可不是什麼好時機呀。”
楊士麒滿臉不情願的看著牛繼宗,看樣子是根本不支援他的決定。
還不等牛繼宗反駁他,他就繼續開口說道。
“更何況自從王大人去廣西那邊出征歸來之後,京營這邊缺失的兵員還未不足。”
“你要知道神京城附近,京營是最大的一個拱衛京城的保障了,一旦將這些兵員調往遼東的話,京城這邊又該如何呢?但是如果不全調取的話,一半的兵力恐怕也沒什麼用吧。”
“京營計程車兵幾乎全是步兵,去了遼東也無濟於事啊。”
文華殿大學士兼兵部尚書楊士麒說完了之後又退了回去。不過顯然他的話得到了大部分人的支援。
畢竟相對於遼東那些百姓單位來看,這些人更注重於自己的安危。
只有京城這邊的安危能夠得到保障,他們的性命才能夠得以延續下去。
“楊大人說的有道理,京城這邊同樣很重要。而且以我們這邊的步兵對上女真的騎兵那簡直和以卵擊石沒有什麼差距了。”
“除非有較大的兵力差距,不然在兵力相同的情況下,一旦在遼東平坦的土地上相遇的話,那恐怕幾乎沒有什麼勝算。”
禮部尚書楊榮聽完他的話也點了點頭。
他雖然是一介文官,但是對於這些事情也是有些瞭解的。
“夏守忠,你去把這件事情請示一下太上皇!”
建元帝看著下面大臣們在爭論著,臉色有一點難看。看來這件事情需要請示一下太上皇了。
聽到建元帝的話,下面站著的人都紛紛閉上了嘴。都等著太上皇過來主持這件事情。
過了一會兒,太上皇緩慢又沉重的腳步從外面傳進來。
“聽說遼東那邊又出事了。”
太上皇的人還沒有走進來。聲音就從文華殿外緩緩的傳了進來。
大臣們聽到太上皇的聲音都紛紛對著門口跪了下去。
太上皇子進來之後也沒有搭理這些人。一步一步的走近了龍椅,對著建元帝擺了擺手之後坐了下去。
“牛繼宗,朕給你一個機會,給你一個月時間,去山東,河南等地調兵,半個月以內必須將你的兵帶到遼東。”
“臣遵旨!”
牛繼宗聽了太上皇的話之後,覺得這件事情沒有剛才他說的那麼好辦了。
山東,河南等地計程車兵。很久都沒有經歷過戰爭了。估計就算他去找也都是一些老弱病殘的。
很難在有限的時間內聚集起戰鬥力。
但是顯然太上皇那邊是不準備動用宣府大同一帶計程車兵的。
只希望他去的時候能夠多招募一些可用之兵吧。得到聖旨之後,牛繼宗緩慢的退了出去。
糧草的事情,相信這邊很快就能商量出來。
到時候皇帝肯定會派人通知他。
牛繼東走了之後,太上皇把目光看向了內閣首輔徐景榮。
“徐閣老,朕和皇帝先從內務服務拿30萬兩銀子給你,你趕緊安排人去各地購買糧草以及其他東西。”
“這些銀子購買的東西集齊了之後務必要第一時間送到遼東,和牛繼宗等人匯合。”
“臣遵旨!”
“另外,讓皇城司那邊加緊徹查各地商人有沒有私通外國的情況?一旦有的話直接抄家滅族。所有銀子一概充公,用來緩解軍餉不足的燃眉之急。”
太上皇在來的路上就已經把辦法給想好了。
他雖然有意的打壓皇帝,但也知道遼中那塊兒土地是從他當初的時候就開始丟失了。
要是他死了,皇帝一個人做天下的話,繼續丟失也不會影響到他的成長。
但是他還活著,明眼人都知道朝堂上的事情都由他掌握。
要是這個時候繼續喪失土地的話,等了百年之後,他到了九泉之下,還有什麼臉面面對大陳的歷代先帝。
等到所有大臣都走了之後,文華殿內只有太上皇和皇帝兩個人。
太上皇把目光看向了建元帝。
“你在那幾個地方調查的事情我都知道。朕今天要是不來的話,恐怕你想要提前動你那些探子吧。”
還不等建元帝回話,太上皇就繼續開口說了下去。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