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姜雲軒拿著自己煉製的千煉凡器,看著上面隱隱約約的千道鋼紋,微微皺皺濃黑的眉毛,不甚滿意。
“凡鐵千煉,方能成鋼,所謂千煉,怕是虛指。理論上,凡鐵淬鍊次數越多,其雜質剔除越乾淨。”姜雲軒暗自揣想:“凡器的煉製過程分為四步:熔鍊、鍛打、塑型、淬火。寶器的煉製過程分為六步:熔鍊、鍛打、提純、融合、塑型、淬火。”
凡器和寶器的差別在於:寶器多了輔助材料的提煉、以及融合。輔助材料融合越多,且材料相互之間切合度高,那麼寶器威力也就越強。姜恆源一邊想著,一邊做著。
以自己鍛打好的千道紋鋼為主要材料,以金晶石、赤鍊銅、大羅銀、黑暗金為輔助材料,開始了寶器的鍛造。
過程很是順利,一級寶器,成了,而且是金屬性的一級寶器。
再來,姜雲軒仍以千道紋鋼、大羅銀、黑暗金為主要材料,有意選擇了火屬性的孔雀石,以及水屬性的水鳥羽為輔助材料。
提煉、融合過程也很是順利,最後也算成功煉製。只是姜雲軒試著與第一把寶器互砍,不出意外,兩這把寶器在品質上稍有差別,第二把寶器稍優。
“果然不出意料,加入火屬性以及水屬性煉器材料煉製的金屬性寶器略微好些。”姜雲軒心想。
近半個月來,姜雲軒每天下午就在魯峰主這裡煉器,每次煉器,魯峰主幾乎都在他的身邊看著,眼見著姜雲軒的煉器水平一天一個樣,水平日漸提高。
經過的實踐和摸索,經過不斷學習、揣摩、吸收《煉器大全》以及魔帝的知識,對於鍛造寶器,他有了自己的體會和認識,涉獵到的知識層面可能已經超過九州大陸的大部分煉器師。
在地球,煉製兵器,都是以精鋼煉製,最多相當於玄黃大陸的凡器;華夏人雖然知道材料有五行之說,但並沒有能運用到兵器上面。而在九州大陸,煉製兵器,可以說真正把五行學說運用到極致。
“看來地球上在冷兵器時代,煉器方面和九州大陸有不少的差距。”想到此處,姜雲軒自言自語,略顯遺憾地搖搖頭。
無論是在華夏,還是在九州大陸,都認為:天有五行,水、火、金、木、土,分時化育,以成萬物。故天下萬物皆由五類基本元素組成,彼此相生相剋,往復迴圈。
金:金旺得火,方成器皿;金能生水,水多金沉;強金得水,方挫其鋒:金能克木,木多金缺;木弱逢金,必為砍折;金賴土生,土多金埋;土能生金,金多土變。
火:火旺得水,方成相濟;火能生土,土多火晦;強火得土,方止其焰;火能克金,金多火熄;金弱遇火,必見銷熔;火賴木生,木多火熾;木能生火,火多木焚。
水:水旺得土,方成池沼;水能生木,木多水縮;強水得木,方洩其勢;水能克火,火多水乾;火弱遇水,必不熄滅;水賴金生,金多水濁;金能生水,水多金沉。
土:土旺得水,方能疏通;土能生金。金多土變;強土得金,方制其壅;土能克水,水多土流;水弱逢土,必為淤塞;土賴火生,火多土焦;火能生土,土多火晦。
木:木旺得金,方成棟樑;木能生火,火多木焚;強木得火,方化其頑;木能克土,土多木折;土弱逢木,必為傾陷;木賴水生,水多木漂;水能生木,木多水縮。
“現在,我可以給自己煉製一把五行屬性的寶器。”姜雲軒心裡暗想:“五行屬性的寶器材料首先需要五行均衡,那麼選材上應減少千紋鋼,增加木、水、火、土四種屬性的材料。”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