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三國之武侯續命

第66章 妻妾情深\r

洛陽丞相府

明日就要開戰,今夜兩個房間徹夜燈火未眠。

這邊黃月英就著昏暗的燭光,在縫補著什麼,原來是諸葛筒袖鎧!

眾所周知,諸葛亮長於巧思,擅長改良軍械。面對軍隊後勤補給的需要,諸葛亮發明了木牛流馬;面對魏國強大的鐵騎,諸葛亮發明了諸葛連弩。

其實這裡面少不了黃月英的功勞。黃月英自幼熟讀經史,多才多藝,尤其對工藝製造有天賦異稟,黃月英的這些“異能”給了諸葛亮很多的啟發,他經常拿著圖紙找黃月英一起研究製造。

除了上面說的這些機關術,蜀國的刀和鎧甲也是非常優秀的。

這得益於當時的百鍊鋼技術,它的主要特點是制煉過程中要反覆摺疊鍛打變形、千錘百煉,排除鋼中夾雜物,提高鋼的效能。

諸葛亮和黃月英將製作工藝改進,由蜀中名匠蒲元打造出了3000口削鐵如泥的舉世名刀蒲元鋼刀,並初步裝備給了蜀漢名將句扶率領衝鋒陷陣的突陳兵。

至於鎧甲,諸葛亮同樣有獨特的研究,他對兩漢的開襟式襦鎧進行改良,發明了諸葛筒袖鎧。這種鎧甲有兩個特點:

一是防護面積大,整個鎧甲由鱗狀甲片重疊連綴而成,帶袖,可避免襦鎧那種片狀鎧甲舉手時,上臂和下腋不幸中箭,可保護上臂和腋下這個要害部位。

二是防護能力極強,鎧甲甲片採用百鍊鋼技術鍛制,再呈魚鱗狀層層疊壓地編綴在皮件上,整體非常堅固,一般的刀砍箭射不能穿透。

自劉備夷陵兵敗後,蜀漢的善戰老兵所剩無幾,加上蜀人貪圖安逸,又多年缺少戰爭歷練,很難是人高馬大常年征戰的魏軍對手。

諸葛亮從頭開始,充分展示了他的名將風範。一如真正武林高手以草木為劍,亦可傷人。真正的名將,能驅市民為兵,把村野鄉夫改造成善戰之士。

諸葛亮的治軍之法便是依靠軍械和軍隊制度來操控北伐部隊,有了這些鋒利的武器,堅固的鎧甲,加上嚴明的軍紀,強大的戰陣,經過幾次北伐的戰爭歷練後,蜀漢軍隊已經重回巔峰,成為天下精銳,任何人都不敢小覷。

可惜技術雖好,但是質量上乘的刀劍鎧甲耗時耗力,造價不菲,所以和諸葛連弩一樣只能裝備精銳部隊,難以列裝大軍。

不過就算這樣,普通蜀漢軍士的武器裝備質量也遠超魏吳,使得戰場上的蜀軍士兵更加勇猛。

諸葛亮給蜀漢的將軍們都裝備上了寶刀和筒袖鎧,而自己卻以不上陣殺敵,造價昂貴等理由不曾穿甲。

當得知諸葛亮不久就要出城與魏國決戰後,黃月英就留在了家中院裡,翻閱了好些書籍,然後去找來工匠,讓他們一片一片的敲出既輕薄又堅固的甲片,然後她又拿了牛皮,剪成了細細的革繩,親自把甲片一片一片的編織起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