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三國之武侯續命

第68章 決戰開始\r

洛陽城外

拂曉時分,浩浩蕩蕩的魏軍終於開到了洛陽城附近。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射穿薄霧,使大地幽暗轉明時,時隔數月,魏軍終於又看到了朝思暮想的高大的洛陽城牆。

不過,同時映入魏軍眼簾的,還有城下那嚴陣以待的蜀軍。

數萬蜀軍組成的巨大方陣屹立在城牆之下不遠處。

蜀軍陣容齊整,旌旗展展,金盔鐵甲,連成一片,精光耀日,折射出的陣陣寒光,在這初秋的清晨,令人不寒而慄。

所有人都很激動,也有些顫抖,對於這場大戰,大家都盼了很久,可真到了眼前,又有些不安。

是啊,身為將士,能夠經歷如此大戰,將是畢生的榮譽。

可戰爭畢竟是殘酷的,戰場上刀劍不長眼,無論你是何人,都難以逃脫戰場上的宿命。

大戰過後,眼前的這些人又有多少能夠倖存,不知城外的效區又要增添多少新墳,鄉下村中又要增添多少孤兒寡母?

以戰止戰,但願這些犧牲都是值得的,但願天下能夠早些太平。

諸葛亮心中默默的念道,然後令人以弓箭射住陣角。

三通鼓罷,蜀軍陣中門旗洞開,諸葛亮坐著四輪車緩慢而出,一旁姜維護衛,高舉旗幟示意會談。

天地彷彿都寧靜了,大家都在聚精會神地盯著兩軍陣前的一塊空地,在這裡諸葛亮和曹睿終於碰面了。

只見諸葛亮端坐在四輪車上,微笑著輕搖羽扇。

騎馬緩緩而來的曹睿不禁看呆了,這次他生平第一次親眼看見諸葛亮。

之前聽祖父曹操、父親曹丕提起過,那時諸葛亮尚不如今日這般威震天下,卻也聽說是自比管仲樂毅之人,輔助先主劉備創下了蜀漢基業。直到自己繼位,諸葛亮才開始作為主角頻頻北伐,自此成為曹睿一生的大敵。換個角度說,曹氏三代中最瞭解、最痛恨諸葛亮的應屬曹睿。

可是曹睿此刻才發現,自己似乎一點也不瞭解諸葛亮,交手這麼多年,只聽說諸葛亮有鬼神之測,卻完全不知道諸葛亮到底長什麼模樣。

而此刻呈現在曹睿眼前的,既不是祖父曹操一樣的野心勃勃面相魁梧,也不是權臣司馬懿一樣的鷹眼狼顧,而是一個兩鬢斑白的老者。

不知怎的,這個老者雖然已經面容蒼老,卻有一股掩蓋不住的祥和英氣,讓人怎麼也痛恨不起來。尤其是那雙眼睛,透露出平和仁慈又富有智慧的光芒,加上羽扇綸巾,整個人飄逸之致。

曹睿自幼跟在曹操身邊,一生見過太多的風流名士,原以為也是見識不凡了。直到今日見了諸葛亮,才知道什麼叫真的驚為天人。如果不是敵人,大概曹睿也會忍不住想去結交吧。

直到一旁的司馬懿咳嗽了數聲,曹睿才回過神來,在馬上作了一禮,說道:“我大魏法堯禪舜,相傳二帝,坐鎮中原,是天命所歸。容你蜀、吳兩國,是我大魏寬慈仁厚,不忍傷及百姓。先生既然自比管仲,當為百姓思慮,不要違逆天數,自取滅亡。今我帶甲百萬而來,有如泰山壓卵,你絕無勝算。如果你誠心改過,可即早回川中,各守疆界,免致生靈塗炭,你等也得保全!”

諸葛亮笑了笑,“我受先帝託孤之重,怎麼敢不傾心竭力以討賊?你曹氏祖上皆為漢臣,世食漢祿,不思報效,反而篡逆天下,此等不忠不孝不義之舉,豈不自慚?天下子民無不以曹氏為恥!今幸天意不絕大漢,昭烈皇帝於西川,繼承大統,我今奉嗣君之旨,興師討賊,連戰連勝,光復兩都,興復大漢指日可待。你曹氏不久將為大漢所滅,你如果識得天數,理應早降,免得落個身死族滅的下場。”

“大膽,你.....你......”曹睿一聽氣的滿面通紅,幾乎說不出來話。

曹睿自幼口吃,口齒不伶俐,如今和諸葛亮鬥嘴,算是碰上行家自討沒趣了。

只見曹睿憋了半天喊出一句,“匹夫休狂,我與你決一雌雄!今日不殺了你,我誓不為人!”

諸葛亮哈哈大笑道:“好志氣,那你想如何個對決法?鬥將,鬥兵,還是鬥陣法?”

曹睿回頭看了看司馬懿,司馬懿上前說道:“先鬥陣法!”

諸葛亮一愣,隨即笑了笑,”仲達,自從天水城下一別,好久不見,可安好否?”

司馬懿見諸葛亮“舊事重提”,當眾揶揄他,面上掛不住,大喝道,”閉嘴!孔明,我沒時間跟你閒話,你且看我佈陣!”

諸葛亮搖頭笑著說,”哈哈,好好好,仲達,你儘管去佈陣。這一次,我會讓你,輸的心服口服。”

司馬懿怒氣衝衝地回到中軍帳下,手執黃旗招揚,大軍快速左右擺動排成一字長陣,如同一條巨蛇。

曹睿得意地問道:“你認識這個陣法嗎?”

諸葛亮微微一笑,”這個嘛,是一字長蛇陣,我軍中末將,都能布此陣。此陣攻勢凌厲,擊首則尾至,擊尾則首至,擊腰則首尾皆至。不過破陣也不難,揪其首,夾其尾,斬其腰即可。”

曹睿沒料到諸葛亮不僅識陣,而且連破解之法都想好了,又羞又氣,冷笑道:“說的輕巧,那你佈陣我看。”

諸葛亮微笑著把羽扇舉起來,“呵呵,那你可別眨眼,看好了!”

隨即諸葛亮羽扇輕輕一揮,頃刻間,數萬蜀軍開始按照操練的次序跑動起來,一時間鼓聲大作,塵土飛揚,連大地都跟著震動了起來。

等到鼓聲停息,塵埃落地,大家才發現蜀軍佈置了一個巨大的密集圓陣。

兵陣分為內陣和外陣,共八個方向,每個方向一個大陣,加上中軍一共是九個大陣。

中軍是指揮台,由十六個小陣組成,由諸葛亮率領長史楊儀、安漢將軍王平、安西句扶、虎步監孟琰等親自鎮守。

周圍八陣分別由前將軍袁綝、右將軍高翔、鎮西將軍陳式、鎮南將軍輔匡、奮威將軍軍馬忠、破虜將軍張嶷、揚武將軍鄧芝、護軍將軍柳隱等人統領,各以六個小陣組成,共計六十四個小陣。

尚有二十四陣遊騎佈於後方,由前將軍姜維、平北將軍馬岱、牙門將傅儉、偏將軍關索、羽林左右部督趙統趙廣等一眾將領統帥精騎,以為機動之用。

每小陣一千人,全軍八十八個小陣共八萬八千人。其中大陣包小陣,大營包小營,隅落鉤連,曲折相對,令人眼花繚亂,歎為觀止。

“這難道是,八卦陣!”司馬懿剛剛走過來,不禁脫口而出。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