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三國之武侯續命

第537章 先行定罪

洛陽皇宮

姜維一愣,扭頭望去,正是丞相諸葛亮。

“丞相......”姜維猜到諸葛亮接下來的舉動,剛想阻止,又停下了下來,空留嘆息。

諸葛亮並無未理會姜維,只見他轉身朝著皇帝劉禪恭謹一拜,“啟稟陛下,此中罪責,臣原本想著商議完平叛之事,再來斷定。不過,既然李司徒認為,應先釐清責任,再來議事,那也並無不妥。”

諸葛亮起身,正色道,“臣識人不明,錯薦郭淮鎮守遼東,以致今日禍亂又起,貽害天下。臣自覺愧對陛下,愧對朝廷,愧對天下蒼生。本應立即定罪於臣,以正國法。但眼下平叛事急,因此,臣自請,先免去丞相及一切官職俸祿,居家待罪。待朝廷平定叛亂之後,再由陛下,另行定罪。”

諸葛亮此話一出,滿座皆驚。

平叛在即,丞相卻要辭相待罪,這可如何是好?

“啊???\"皇帝劉禪再也坐不住了,他”騰“地站起身來,連聲道,”相父使不得啊,朕離不開相父,朝廷也離不開相父啊!“

這已經是諸葛亮第二次請辭了,劉禪內心緊張不已。

眾人皆手足無措之時,唯有一人內心狂喜不已。

正是司徒李嚴。

諸葛亮,前番你辭相不成,這次,我看你怎麼辦!

”陛下!“李嚴忽然朗聲抱拳道,”丞相所言有理!丞相素來依法治國,既然有言在先,就得甘願領罪!若不如此,我大漢的國法何在,陛下的君威何......\"

\"李司徒,你閉嘴吧!\"劉禪大怒,指著李嚴大罵道。

一股熟悉的厭惡感,再次湧上心頭。

這個李嚴,還真是不識時務,此時是何場景,他還在拱火!

李嚴一愣,隨即很快醒悟過來,陛下再次心軟了......

不過,眼下乃是天賜良機啊,謀劃多日,就在此一時,說什麼也不能放棄!

於是李嚴一咬牙,心一橫,豁出去了!大不了不幹了!

今日,他與諸葛亮,必須有一個輸家!

“陛下!就算陛下今日要怪罪於臣,臣也要說!丞相錯薦郭淮在先,私心偏袒在後。既然郭淮已經叛變,丞相就應為自己的抉擇承擔罪責!此事,說什麼也不能就此罷休!如今,當著滿朝文武的面,陛下要是有心包庇,那便是踐踏國法,必將動搖國本!臣作為三公,絕不能坐視不理!若是陛下執意如此,臣,今日便請,死在殿上,也絕不苟同!”

說罷,李嚴便脫下官帽,跪伏在地上。

“你......”劉禪一時愕然,他沒有料到李嚴居然會如此剛烈。

朝臣見狀也開始議論紛紛。

有人反對此時追責,亦有不少人同意依法治理。

這時,昔日的相府長史、如今的中書令費禕再也按捺不住了,他明白再這麼鬧下去,非得出事不可,於是他思索片刻,挺身出列抱拳道:

”啟稟陛下,臣以為,既然丞相認罪,自然是要追責,以正國法朝綱......不過,眼下最重要之事,乃是平叛。因此,對丞相的責罰,不應該影響國事,我們仍需仰仗丞相,支援平叛大局.....所以,臣奏請陛下,納丞相之言,暫免丞相官職,卻不可令其居家待罪.....臣,建議,丞相免官之後,陛下可加侍中,錄尚書事,代行丞相事。待平叛事定,再另行論罪,猶不遲也!“

眾人聞言,皆點頭對視稱讚。

不愧是中書令,思路清晰,有理有據。

不錯,既然提及國法,自然是國事為重。誠然丞相有罪,但是卻不能立即就罰,因為對付郭淮,還需丞相主持大局啊!而費禕的建議,既兼顧了律法的威嚴,對丞相有所懲戒,又考慮了當下實際情況,著眼於平叛,可謂是兩全其美,令人心服口服啊!

”那怎麼行!“李嚴從地上跳起身來,”如此作態,能算得上責罰嘛!“

在他看來,好不容易免去諸葛亮的丞相官職,卻又給他加上侍中,錄尚書事的頭銜,這些雖然不是官職,但掌握實權啊!尤其是錄尚書事,基本是權臣的象徵,可謂是人臣的極致了。如此左手倒右手,諸葛亮哪有被懲戒的樣子啊!不行,不行,今日,既然決心要做,就繼續幹到底!

李嚴正想再爭辯,只見費禕微笑著盯著他,”哦?李司徒看來不同意對丞相的處置,也罷,那就依李司徒之意,免去丞相官職,居家待罪吧.....“

”不過......\"費禕隨即面露愁容,“眼下平叛事急,丞相不在,總須有人出來主持大局啊......”

想著想著,費禕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樣,“哦~李司徒,既然你事事都有國事為重,依我看,這平叛的重任,非李司徒莫屬啊!還請李司徒莫辭辛勞,為國盡力啊!”

“我?”李嚴頓時有些不知所措。

他只想著今日如何扳倒諸葛亮,對於平叛之事,他倒是沒有過多思慮。

他緊張地嚥了咽口水。

要論帶兵,文人出身的李嚴,也有過不錯的戰績。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盜賊馬秦、高勝等在郪縣起兵,召集隊伍數萬人,到達資中縣。當時劉備在漢中與曹操鏖戰,李嚴不待另外發兵,只率本郡士兵五千人前往討伐,斬殺馬秦、高勝等人。其餘人都四散逃命,回家為民。不久後,越巂郡夷帥高定率軍圍攻新道縣,又是李嚴前往解圍,敵軍被擊敗後逃走。

先主劉備素來有識人之名,得知李嚴的功績後,大加讚賞。李嚴因此也一躍進入一線重臣班列,並在法正逝世、黃權降魏的情況下,接替成為尚書令,並與諸葛亮一併接受劉備遺詔,被封為中都護,統管內外軍事,鎮守永安。

可以說,李嚴確有軍事才能,但那已是近二十年前之事。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