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維抬起眼皮,來回掃視了一遍眾人,他知道眾人在擔憂什麼,於是鄭重地搖搖頭,“非也!此次出征,我們爭的不是一時長短,而是長久的勝利!叛軍猶如毒蛇,此時正盤踞在幽州,以逸待勞。我們要是此時還去增援幽州,長途跋涉不說,幽州盡是一馬平川之地,利於遼東騎兵開展。以我疲敝之師,在平原之上與叛軍精騎一較高低,便猶如徒手搏蛇,優勢在敵,不智也!”
眾人聞言漸漸安靜下來。
姜維接著說道,“相反,如果我們主動後撤,讓出幽州,雖然丟失了土地,卻可誘敵深入。須知北平距離鄴城,相距千里,叛軍若是孤軍深入,戰線一長,必定會陷入兵員糧草補給不便的境地。此時,猶如毒蛇露其腹,優勢在我,我們可以從容擊之!這便是,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啊!”
眾人聞言皆微微頷首,大將軍之言有理啊!
太尉吳懿生氣歸生氣,亦非是非非不分之人。
他暗暗思忖著,捫心自問,姜維所說,的確不失為妙計。
不過,自己總感覺不太舒坦!
於是他仍是面露不悅,“無論怎麼說,這都是未戰先退......伯約,你應該知曉這次出征意味著什麼......朝廷那邊,怕是很難交代啊!”
姜維微微一笑,“請太尉放心!此事既是我意,我自會親自上表向朝廷說明。一切後果,皆由我一人承擔!呵呵,我相信,陛下,與丞相,定會體諒我們的用心!”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吳懿心知反駁無用,於是沒好氣地說道,“那好吧,就依伯約......他日要是惹下禍來,可別怪我沒提醒!”
姜維恭謹作揖一拜,“諾,謝謝太尉提醒,我必定銘記於心!”
”咳咳~”吳懿咳嗽一聲,打岔道,“行了,此事既定.....伯約,說說下一步我們何去何從吧!”
姜維聞言,內心長鬆一口氣。
他知道,吳懿這一篇,總算是翻過去了。
於是,姜維連忙換上笑容,手指地圖說,“諾!太尉請看,其實我早已為我們選好了第二道防線,便是此處!”
吳懿探頭望去,地圖上赫然標記著一處。
界橋!
“哦,是這裡啊.....”吳懿這才想起來,當初姜維在朝會上,的確提及此處為第二道防線。
“不錯!”姜維自信滿滿地說道,“叛軍從北平進入冀州,有兩條路線。東邊雖近,卻靠近山脈,道路崎嶇;而西邊雖然遠了一些,卻盡是平坦之路,利於騎兵大隊同行。因此,遼東軍必選西路進兵。而界橋,正是西路進入鄴城周邊平原的咽喉要道!奪下此地,遼東騎兵便可縱情馳騁,直逼鄴城。昔日袁本初,便是在此地設下伏兵,以少勝多,擊敗了擁有精銳騎兵的公孫瓚。”
姜維頓了頓,“我意,全軍迅速奔赴界橋,搶先佔據此地。接著佈置伏兵,休整待命。此乃以逸待勞之計,我軍勝算,有九成!”
眾人聞言,頓感信心倍增,紛紛面露喜色,交頭接耳議論起來。
“太尉,不知意下如何?”姜維笑著望著吳懿。
吳懿撫須沉思片刻,點頭道,“事已至此,就依伯約吧......但願在界橋,我們能擋得住.....再往後,我們可就沒有退路啦!”
姜維心知吳懿所說何意,於是微笑著抱拳致意。
接著姜維站起身來,換上嚴肅面容:
“聽令!全軍即刻起行,目標界橋。定要趕在敵軍前面,搶佔此地!”
“諾!\"
\"傳令兵!你速去通知冀並兩州刺史,此日起,全境戒嚴,謹防敵人來犯!”
“諾!”
\"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