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爾斯鎮的建築有種“半截”的風格,將不遠處密林間同種的樹木和小鎮房屋結合在一起,互相併不干擾的存在在同一個區域,加上不錯的道路規劃,達成了一種奇異的和諧。
房屋排布均勻,各自構造不一,彼此之間以圍牆間隔,磚瓦從材質和痕跡來看應該有一段時間未曾更新,層高也基本在兩至三層,是兼具美觀和實用範圍的最佳高度。
而最具特色,也最能表現小鎮實用主義特性的,卻是道路兩邊不起眼的油燈。
燈裡打出來的光芒相對正常油燈更加黯淡,經驗豐富莫甘一眼便可以斷定燃料其實是一些貨船燃料燃燒不夠徹底,剩下來卻因不夠精純無法使用的廢棄煤渣製成的特殊燃料。
臨近港口,這自然是最省用料的燃料獲取方法。
小鎮建造的規劃者不僅進行了普遍的廢物利用,還將燈與燈的間距適配了光照的強度,稍稍有點舊的燈體是特別定製的模樣,彼此比尋常路燈更近,但也不會白白浪費了光照。
顯然是早有遠見,建立小鎮之初就把回收貨船廢棄物製成路燈燃料的思路算了進去。
作為擅長計算利益、節省金錢的商人,莫甘很欣賞這種精明,但也沒工夫細看。
他要找到弗蘭克。
莫甘當然記得弗蘭克所在的地址,甚至不需要找人指路可以直接找到。
因為整座小鎮形似旅館的地方只有一處。
弗蘭克還揉著眼睛,困到不行,根本沒意識到這個點也有人上門拜訪。
不過他再怎麼有起床氣,開門後也就醒了,清醒的非常徹底。
就像一盆涼水從他頭上落下,直接浸透了腳底板!
“你怎麼在這裡?!”
“很抱歉打擾了你睡覺。”莫甘很懂禮貌,同時掏出了兩百科爾盾,“這是你的報酬。”
弗蘭克睜大了眼,一時沒反應過來。
“帶我去弗萊明老闆的住所,你放心,我只是看看,沒有惡意。”
“你這種話越說我越不放心,”弗蘭克小聲咕噥,“這麼深更半夜的,搞這種事,就算我說了你也得帶我一個。不是我說,你問這麼多問題,到底是想做什麼?”
“你知道的,我是個好心人。我想和卡爾曼老闆做個生意。”
弗蘭克視線下瞟,“我真不太信,你這也太敷衍了……”
換個人或許覺得他是要坐地起價,但莫甘不覺得。
“你或許是想要一個承諾——那我就給你。我向光明神以我莫甘·格蘭德本人與家族的榮譽發誓,請你幫我找到弗萊明老闆的住處,絕不危害卡爾曼·弗萊明及其家人的安全。”
同樣的言辭造成的結果,往往需要因人而異。
“這也太鄭重了,你說真的?”
弗蘭克張了張嘴,似乎對這種承諾分外篤信,幾乎要把“我信了”三個字寫在臉上。
這種反應在莫甘預料之內。
因為一個人看來可能非常幼稚的條件,在另一個人的面前就能夠說通。
莫甘能做出正確的判斷,主要是因為他能看明白很多事,見過不少人。
比如弗蘭克不是單純怕他,每次反應都很大更多的是新建立的條件反射。有這樣的基礎,他現在卻能開口質疑自己,就意味著弗蘭克下意識認為莫甘不是隨意殺人放火的法外狂徒。
至於不圖錢,哪怕換個人窮困潦倒的人遇到這種事,第一個做的都是先接下錢再說。
弗蘭克先想著的是弗萊明對他挺好,給了他工作的機會,莫甘也不像真正的壞人——即使第一次遇見他的時候,莫甘處於失控狀態掐了他的脖子。
實際上莫甘明白,弗蘭克只是感激自己當時拉住他,沒讓他真鬼迷心竅當了小賊。
一個人的本質不是短短几天窮困潦倒就能完全改變的,弗蘭克能夠懂得感恩、不貪戀錢財,甚至本質上有點濫好人的意味。
這種做法並不完美,但凡換一個人,像莫甘一樣不留神就給出了感激的契機,卻實際心懷不軌,那都要出大問題——但弗蘭克能有這種腦回路,起碼殊為不易這一點是真的。
但弗蘭克很幸運,未來也並沒有那麼危險。
在他這種得來不易的品質完全變質之前,他就遇上了弗萊明老闆這樣的貴人。往後如果一直給他做學徒,多多接觸,適當的“近墨者黑”,想來他也能學到一些警惕壞人的技巧。
而這樣一個人恰巧也感激著莫甘,雖然嘴上並沒有說明。
——這算是意外收穫。
不過莫甘也沒當做一個容易復現的案例,因此覺得自己當時條件反射一定會帶來好事。
主要像弗蘭克這樣雖然一時昏頭,但實際觀念上的人為數不多。
另外還需要強調一點。
莫甘堅信,只是事實依照次序發展成這樣,不是本該如此的事實剛好找上了他。